奇观表达让主旋律余音绕梁
原标题:奇观表达让主旋律余音绕梁
这种奇观表达,与人们印象中电影、纪录片中的奇观表达有着明显不同,其呈现并不依靠视觉特效手法或是对独特自然环境的展示,也不会因外显的类型标签、题材属性让观众产生对奇观的预期。这种奇观表达,以带有强烈新鲜感的创意为内核,将重点放在挖掘多种视听语言综合运用的表意潜能之上。这种手法,经由几个现象级节目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路径,甚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面向大众的、高度匹配互联网移动端媒介传播特征的、艺术样貌鲜明独特的视听作品类型。
日前,上海外滩“永远跟党走”主题灯光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水下舞蹈《红》等火出了圈。它们和今年涌现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一道,以鲜明独特的样貌和强大的传播力,构成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这些节目独具特色的奇观表达,洋溢着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带来“第一眼有惊喜,细品味有回甘,再回首有感悟”的欣赏体验,赢得了人们的由衷喜爱和热情追捧。借助《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在全网全平台全终端形成的传播影响和品牌效应,献礼建党百年的水下舞蹈《红》自带流量,上线后迅速收获巨大关注。“永远跟党走”主题灯光秀一经推出,不仅在线下吸引了大量市民观看,相关视频也在网上获得大量播放和转发,仅“看看新闻”微信视频号发布的单条视频,在微信平台就获得了数百万次的转发,每一次点击和转发,都表达了普通人对党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这些节目的最大特色是极富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奇观表达。这种奇观表达,与人们印象中电影、纪录片中的奇观表达有着明显不同,其呈现并不依靠视觉特效手法或是对独特自然环境的展示,也不会因外显的类型标签、题材属性让观众产生对奇观的预期。这种奇观表达,以带有强烈新鲜感的创意为内核,将重点放在挖掘多种视听语言综合运用的表意潜能之上。比如,水下舞蹈《红》让常规手法与极致条件相碰撞,把原本平常的舞蹈表演,置于水下这一极富动感也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之中。又如,“永远跟党走”主题灯光秀对线下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不把流光溢彩的灯光秀作为记录、仰视的对象,而是作为剪辑和包装的素材,进行创造性编排。再如,《端午奇妙游》首次尝试“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唐朝女孩进宫献艺过程中发生的奇妙经历为主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无穷魅力。这些新鲜玩法,加上灯光、舞美、服化、配乐的巧妙组合,形成了新奇而丰富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让他们产生备受震撼、意犹未尽之感。
这些火爆出圈的现象级节目是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不仅形式新颖独特,而且面向大众,以表达效果为着眼点,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同时,这些节目由内而外散发着文化自信。酷炫吸睛的形式下是坚实的文化内核。节目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因为文化自信,节目各环节的创新都用心用功用情,不惜气力,力求精湛。比如,“永远跟党走”主题灯光秀没有止步于对实景灯光秀的简单拼接或掠影式介绍。六分钟的节目,是一次系统性的再创作,将灯光秀素材与全新的篇章架构、配乐编曲、视效包装相融合,将恢宏的百年党史有机融于光影叙事,构思精妙,结构完整。多处充满巧思和诗意的细节,更营造了实景之外、意在言外的红色中国气象,为人们献上了一部流光溢彩、荡气回肠、永远在线的党史纪念册。
因为文化自信,节目的创新创造都独辟蹊径,不被套路牵引,不被既有参照束缚。《唐宫夜宴》脱胎于舞蹈《唐俑》,在借鉴其可爱形象、诙谐情节的同时,并未故作高深地在专业上炫技,而是接地气地加入小碎步、左右摆胯等凸显萌感的动作。整档节目让盛唐气象呈现出了更加自然清新的面貌,在欢乐喜庆的春节期间,一举戳中观众的“萌点”。
通过创新节目的创作传播,广播电视主力军正逐渐探索出“用活用足视听语言、用好用足互联网放大器作用”的全新思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网络语境下实现了创新呈现,进而让主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让人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见证百年未有变局,亲历复兴历史进程,中国人基于理性认识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正在不断积蓄。这样的自信与情感,必将有利于业界推出更多精准匹配网民审美兴奋点、艺术化表达主流声音的节目。这些节目又将反过来激发出观众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作者:鲍楠,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编辑)
相关新闻
- 2021-08-12用理想观照创作 开辟电视短剧新生路
- 2021-08-12用百年光影描绘小康丰碑
- 2021-08-11粉丝身心俱疲 “饭圈”为何屡屡失控互撕?
- 2021-08-11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故事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