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谱写捍卫公平正义的检察之歌

23-07-24 10:45 来源: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编辑:程健

  谱写捍卫公平正义的检察之歌

  ——记全省“铸忠诚警魂”第一批政法楷模赵建军

  赵建军和公诉团队对一起涉黑案件出庭支持公诉。

  兰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荣获“2017—2022年度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何明霞

  “虽不能说完美,但我问心无愧,在依法打击犯罪方面,我是合格的。”回忆起20余载的从检之路和办案历程,兰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赵建军这样评价自己。

  多年来,赵建军在公诉岗位与同事们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主办、领办或参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390余件880余人,所办案件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得当,案件复议、复核和当事人涉检上访均保持着“零记录”。

  作为检察官,他以对党、对人民、对检察事业的赤诚之心,认真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法律监督职责,在依法打击犯罪、保护群众权益第一线不懈奋斗,谱写了一曲捍卫公平正义的检察之歌。

  他多次被评为市检察院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他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今年6月,他被选树为全省政法系统“铸忠诚警魂”活动第一批政法楷模。

  勤奋好学锤炼司法办案本领

  在赵建军的办公室里,各类书籍、笔记随处可见,这让原本被案卷堆满的办公桌显得更加拥挤。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学习,及时更新司法理念。”赵建军说,看书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尤其是有关检察业务方面的书籍,对于提升业务能力十分有益。

  他扎实的法律功底,源自坚持不懈的勤奋好学。“就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来说,一开始我确实认识不足,后来经过深入学习,我才掌握了这一制度的内涵,它是一种致力于多赢的制度设计,可以在不降低办案质量的同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在彰显司法理性的同时更好保障人权,有利于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赵建军说。

  多年的办案实践和不断的学习积累,让赵建军在不断巩固自身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锤炼过硬的司法办案本领,在办案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

  2022年3月,赵建军担任兰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后,他团结带领部门干警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等刑事司法政策,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及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各类严重犯罪,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所在部门被评为“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

  立场坚定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毒品问题既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又诱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此,赵建军带领公诉团队深入研究毒品犯罪特点,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毒品犯罪的坚定立场,用足用活刑事法律政策,较好发挥刑罚遏制毒品犯罪的作用,以公正司法推动禁毒斗争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一方平安。

  赵建军办理的马某甲、马某乙等8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包庇犯罪案件,由于涉案毒品数量大,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各有不同,如何在惩处打击犯罪的同时,体现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成为他公正办案的一大难题。

  “宽严相济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从宽与从严的平衡,认罪认罚‘从宽’,应限定在刑法规定的量刑范围内,也应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而不能降低定罪证明标准。”赵建军下定决心,必须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

  办案过程中,他不仅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且注重对法理和人情的诠释。在全面审查案件的事实及证据的基础上,他和公诉团队多次讨论研判案情,确保对案件定性、定罪及量刑情节的认定准确无误,同时充分预测庭审争议焦点,认真进行开庭准备。

  法庭上,他们既有力指控犯罪、揭露犯罪,又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最终,法院采纳了公诉意见,依法对2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2人判处死缓,对3人判处无期徒刑,对1人因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判处5年有期徒刑。此案的宣判,沉重打击了毒品犯罪,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胸怀正义绝不放过黑恶犯罪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赵建军积极投身专项斗争第一线,先后参与办理了2起在全市范围内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心中有正义,脚下有力量。2020年5月底,赵建军提前介入一起涉案人员多达40余人的涉黑案件侦查工作,先后20余次前往侦查机关办案区,提前查阅案卷材料800余份,不断与侦查人员讨论案情,提出引导侦查、补强证据的意见建议80余条,为彻底打击涉黑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年9月,此案移送审查起诉后,作为案件主办检察官,赵建军带领公诉团队加班加点奋战,在严格审查黑社会性质组织、抢劫、故意伤害等重罪的同时,一并审查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各项罪行,确保“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先后提审犯罪嫌疑人40余人次、询问被害人及证人30余人次,查阅案卷180余册、光盘100余张,制作各类法律文书100余份,完成28万字的案件审查报告、2.6万字的起诉书及1.5万字的量刑建议书,并对过半数的犯罪嫌疑人适用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此案开庭审理期间,赵建军及其公诉团队群策群力制定了兼顾庭审效果与效率的“三纲一书”,通过有力的质证,与40多名辩护人当庭辩论,在指控犯罪的同时释法说理,当宽则宽,该严则严,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所提的辩论意见、量刑建议均被合议庭采纳,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每一起案件的办理,绝不能就案办案,要在保障法律公平的同时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既体现法律的威严也彰显法律的温度,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群众生活。”谈及多年的办案经验,赵建军如是说。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赵建军所在的兰州市检察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立长效机制11项,依法起诉涉黑涉恶案件99件,严厉打击黑恶犯罪集团37个。同时,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类犯罪,严惩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办理了赵某等83人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刑事案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贡献了检察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