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受监督办好司法为民实事——甘肃法院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纪实
原标题:自觉接受监督办好司法为民实事
——甘肃法院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纪实
记者张萍张瑞军
“省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创稳、信访接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建议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持续做好以案释法……”去年12月份,省法院集中一个月时间,由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州征求了全国及省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在充分肯定法院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的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是服务大局、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最高法院部署要求,用心用情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积极主动回应人大代表关切、依法有序办理议案建议,架起人大代表与法院之间的“连心桥”,更加有力办好司法为民实事。
坚持问题导向 积极回应代表关切
“一是要在审判中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二是要以更强法治保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加大制度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法治化土壤。”2023年12月26日,甘肃矿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崔军走访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飞时,范飞在高度评价法院工作的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
记者采访了解到,2023年,针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人大代表普遍关注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旧存案件量大”“执行到位率不高”“中小微企业法律意识不强”“涉诉信访问题解决难度大”等问题,省法院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主线,在全省法院系统部署开展“万名干警大调研”活动、“积案清理”行动、“陇原风暴”执行专项行动、“院长接访月”活动、“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等一系列集中攻坚、提升质效的重大举措,全省法院三年以上长期未结和久押不决案件清理进度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创新形式载体 汇聚代表履职正能量
“现代化的诉讼服务体系,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这是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的好措施好工程。”2023年4月4日,部分人大代表受邀走进甘州区法院,实地参观法院一站式建设成果,零距离感受“移动微法院”等智能便民服务,纷纷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点赞。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坚持开门“办法院”理念,建立“法院开放日”制度,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大众以非诉参与人的身份常态化全方位了解法院工作。同时,主动接受监督,围绕人大代表关注焦点和法院工作重点,创设工作抓手、确定工作主题,让代表见证法院发展、监督法院工作。
2023年9月,省法院围绕“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到省法院及陇南、天水两地法院视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面听取意见建议,取得良好效果。省法院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中基层法院主要领导还与全国及省人大代表建立结对联络机制,“一对一”常态化沟通汇报,及时回应关切、答复意见办理情况,做到精准联络、全员覆盖,有效汇聚了代表为民履职的正能量。
做到件件必复高效办理反馈代表意见
“建议继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建议继续强化‘互联网+’在线司法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解纷方案。”
……
针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全省法院坚持即收即办、强化沟通、件件必复,切实提高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结率、沟通率和代表满意度。去年,坚持“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反馈”,高质量办理完成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9件,全年答复代表意见建议104件。
与此同时,省法院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及时把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情况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监督,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的一致好评。
民有所呼,法院必有所应。人大代表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全省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指导的理念,让人大代表多方位了解感受司法过程、更好地监督法院工作,切实以主动接受监督促公正、树公信、提质效,实现法院工作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2024-03-04甘肃全链条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4-03-04胡昌升:立体施策推进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 2024-03-04相聚春天里 同心绘新图——住甘全国政协委员抵京
- 2024-03-04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召开会议 推选胡昌升为代表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