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化解矛盾纠纷守护一方平安——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4-03-14 16:12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化解矛盾纠纷守护一方平安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龚利芳

  近年来,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用真情、亲情化解了无数个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规范设施建设 增强人员素质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全力开创调解工作新局面。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狠抓镇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实现了“五有”“四落实”“六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六坝镇司法所作为司法所在试点改革后,受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配齐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并新建了镇调委会办公场所,做到制度上墙公开明示,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调委会以新的姿态展示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加强队伍建设,多元调处化解,大力提高调解工作新水平。镇党委、镇政府严格把好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选拔关,选出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的“三高”人员进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人民调解员。镇调委会制定周一学习会制度、自学奖励制度、业务知识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为调解员提升调解业务知识提供了平台。制度的健全,充分激发了镇调委会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强有力推动了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探索调解工作新途径。科学划分所有行政村网格,充实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责任,对网格内事务实施精细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人往格中走、事在网中办、难在基层解”的良好局面。全镇共划分全科网格28个并配齐网格员,推行“综治中心+司法所+网格化+信息化”的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进社会事务一网统管、便民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建立镇、村、组三级调解队伍,全镇设立村级调委会16个,调解小组16个,调解员61人,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切实形成了镇、村、组三级联动的综治工作体系,做到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镇调委会坚持一天一议、一事一议,事事有答复,通过

  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调解人员的工作行为,调动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为民解忧 帮民致富

  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创造了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从小处着眼,在为村民调解了一件件不起眼的小矛盾的同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为六坝镇创造了一个民乐村安社会环境。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紧紧围绕“为民解忧、帮民致富”主题,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当事人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为维护六坝镇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事无巨细 思虑在前

  民间纠纷和矛盾,要抓住苗头,早发现、早解决,防止事态扩大,调委会人员经常下村,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深入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四实”“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行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板凳会议”“炕头会议”,注重请邻议事、坚持帮邻办事、实现由邻评事,引导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形成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广开言路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各村干部每月定时上报村情、民情,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工作,消除矛盾。此外,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实行每月预测分析会制度,根据季节变化,乡村建设要求,及时分析日常发现的问题苗头,研究解决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避免小纠纷酿成大矛盾,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民乐县六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整合多方力量,搭起了干群的“连心桥”,建起了治安防控的“防火墙”,使调委会真正成了便捷反映民意的直通道、提供综合服务的便车道、深化平安建设的快车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