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4-04-11 16:33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龚利芳

  近年来,景泰县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以建设“平安条山”为目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融“情、理、法”于一身的优势,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力促进社会稳定,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凝聚人心的平台、凝聚力量的纽带,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为一条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023年,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规范建设有效运行

  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流程体系完备,各类补助补贴落实到位、保障有力。阵地建设强堡垒,结合镇情实际,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信访接待室、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室、行业调处室、涉法涉诉调处室、综合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全面推动调委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建章立制强管理,一条山镇调委会按照“哪里需要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就在哪里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创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民调解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村)调委会和社区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队伍建设强根本,凝聚多方力量,成立由镇党政领导干部、“五老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人民调解团(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充分发挥调解作用,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升调解人员专业水平,优化调解队伍综合素质。

  强化排查突出化解

  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功能、稳基础。针对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条山镇调委会未雨绸缪,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各类复杂的矛盾纠纷,解决许多“村里管不了,法院管不着,部门管不好”的棘手问题,有效强化超前预防功能,使种种不安定因素明显下降,“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强学习、提素养。一条山镇调委会对标工作计划,结合重点工作安排部

  署,紧紧围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观看《人民调解大讲堂》,充实调解员法律法规知识储备,提升业务素质和公信力。

  强排查、重化解。一条山镇调委会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社区(村)综治工作,坚持疏导化解、依法处理原则,落实社区(村)每半月、乡镇每月大排查制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紧盯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时段,通过接受群众信访、网格员排查、人民调解委员会排查等多种途径,联合辖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针对特殊复杂纠纷,联系景泰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律师开展在线视频调解。

  强联动、重实效。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一条山镇调委会注重人民、司法、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结合“法、情、理”,促使当事人和解、谅解,真正做到把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创新方法化解纷争

  一条山镇矛盾纠纷多发,尤其以疑难纠纷和突发事件居多,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立足实际,逐步探索出“清、快、明、分、联、德”六字调解法,行之有效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以“清”为前提,清楚纠纷的基本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构成、当地群众的乡俗民情。以“快”介入调解,迅速到达现场,了解真实情况,快速融入调解小组,提出合理建议。“明”白纠纷处理依据,每次调解疑难纠纷,先咨询专家、律师、法官,结合自己的知识和预判,形成对纠纷的依法调解依据。明白纠纷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分”“联”结合,履行好人民调解团的职责分工,分头做当事人工作,同时分化当事人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联合人民调解团的公安、律师、民政、党员等,将情与法、理与法、情与理相结合,采取“背靠背”“面对面”“中间借力”等方式方法,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事件后果,找出各自问题,围绕目标,形成共识。注重以“德”为先,着力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始终让当事人看到调解员是从其切身利益出发,是依据法律,是公开、公正地处理问题,他们就会解除顾虑,从而有效筑牢司法公信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