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共治提升群众安全感——环县公安局运用“五联”机制夯实主动创稳基础
原标题:联动共治提升群众安全感
——环县公安局运用“五联”机制夯实主动创稳基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马志国
“谢谢你们把我家最头疼的事解决了!”今年2月,环县公安局甜水派出所以联动调解方式化解一起儿子与父亲闹分家的纠纷后,父亲如释重负地说。
近年来,环县公安局着眼新时代平安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在平安建设信息共享、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法律法规一线宣传等方面,逐步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五联”机制,加强与县乡综治中心工作联动,不断夯实主动创稳、主动创安工作基础,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信息联享
环县公安建立“第一时间互通+每月汇聚研判”的信息联享机制。公安机关在网上巡查、网下处警过程中,发现影响平安建设的矛盾风险信息,第一时间以“电话告知+警情快报”的方式向同级综治中心共享,综治中心协调联动处置;综治中心在网格走访、矛盾化解、研判分析中,发现治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有关案件线索和需要公安机关参与处置的隐患信息,第一时间告知辖区派出所,确保风险发现在早、掌握在先、处置在小。
同时,公安机关每月月底书面向同级综治中心报告当月警情、道路交通、治安刑事发案、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等信息数据,综治中心融合汇聚社会治理全量信息,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分析提出下月工作重点。
矛盾联调
环县公安建立“双向告知+独立调解+联动调处”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打破工作壁垒,实现联动化解。公安机关接处警过程中,发现存在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及时独立调解,无法调解或经调解仍存在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电话+书面”告知同级综治中心联动调处;综治中心牵头组织调处过程中,发现有激化升级苗头可能引发案事件的,第一时间“电话+书面”告知公安机关,警民联动防范控制。
对于公安机关告知的矛盾纠纷,综治中心发挥“吹哨报到”作用,及时组织公安民警、司法行政人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乡村干部、社会组织、亲朋好友等,充分融入“法、理、情”,共同调处,合力攻坚。对多次合力调处不成功或当事人确实不愿意调处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跟进回访协议履行,推动依法解决问题,切实解决“注重达成形式和解、忽视内心积怨化解”问题。
风险联防
环县公安建立“常态+季度+集中”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机制,构建联排联防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及时将高风险矛盾录入命案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落实工作责任,全力化解管控,跟进解决问题。综治中心与派出所跟踪掌握动态,牢牢把握风险管控的主动权。特别对突发命案预警,派出所与综治中心、司法所同时出警,现场处置。每季度综治中心组织网格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矛盾纠纷相对突出的村民小组群众会议,对重要节点、敏感时期,集中开展治安清查,同时排查梳理已调处和未调处矛盾纠纷,跟进化解稳控高风险矛盾。
重点联管
环县公安建立“公安列管+部门监管+乡镇主管+综治协管”的联管机制。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和综治中心联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及时互通信息,研判风险等级,根据属地管理、职能定位、风险等级等因素靠实服务管理责任,落实服务管理措施,做到不失管、不漏管。
法治联宣
环县公安建立“常态宣传+制度宣传+精细宣传”的法律法规联动宣传机制。严格落实“谁普法谁宣传”责任制,通过“网上+网下”方式,把县直107个支部划分为16个党建联盟,发动在职党员进村、进社区开展服务。
建立每月一个主题的法治宣传制度,由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综治中心、律师事务所分别承担,组织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深入村组、社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支撑。
- 2024-04-11网购香烟牵出走私大案——红古警方摧毁一个跨省销售走私烟草犯罪网络
- 2024-04-11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甘南深入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新路径
- 2024-04-11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条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 2024-04-11让群众享受到优质公证法律服务——记“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临洮县公证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