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商会”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平川法院深化诉调对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标题:“法院+商会”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平川法院深化诉调对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胡庭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法院坚持以“调解”促“营商”的工作目标,推动建立健全“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新机制,由平川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法院派驻调解室,快速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全力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降低成本“做减法”
“我非常愿意接受这样的调解,太感谢你们了!”甘肃某煤业公司负责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握着调解员的手说道。
2023年5月31日,白银某商砼公司因甘肃某煤业公司拖欠货款,委托律师到平川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要求立案。立案法官在同律师的交流中得知,两家公司一直有业务往来,白银某商砼公司也不愿意走到诉讼这一步,只是这笔货款拖欠时间太久,现在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起诉。法官敏锐地察觉到当事人并非一心要“告”,于是向律师推荐了一条便捷的路径:诉前调解。
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诉讼服务中心将此案委托至平川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法院调解室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解,双方均同意分期支付商砼款45万余元,但就违约金数额仍存在较大争议。被告甘肃某煤业公司表示公司目前因为工程发包方拖欠工程款严重,公司经营困难,请求减免违约金。原告白银某商砼公司则认为,被告拖欠商砼款已长达四年之久,给原告造成了不小损失,原告目前应收款拖欠严重,公司也存在不少困难,被告必须要支付违约金。在调解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平川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参与指导调解,法官和调解员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释法析理。在法官的协助下,经过反复磋商,原、被告双方接受了调解方案:被告两个月内付清剩下商砼款,违约金减免;若被告未按期足额支付,除支付上述款项外,还应向原告支付违约金12万余元。调委会随后出具了调解协议书,双方又申请平川区法院出具了司法确认书。
为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减轻企业诉累,平川区法院充分发挥商会调委会派驻法院调解室作用,全面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对涉企纠纷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做足减法文章,让企业放下包袱、安心发展。
线上调解“做乘法”
“这样调解,不但免了我们往来的奔波,还不用花钱,真是方便!”一起涉企案件调解成功后,委托代理人来海平发出由衷赞叹。
2023年10月18日,甘肃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甘肃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因甘肃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在外地,不便到场参加调解,法院启用多元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调解。调解过程中,甘肃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认为甘肃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的工程未进行验收,需要双方经过竣工验收才能继续调解。对此,平川区法院与商会调委会沟通协调,促成双方公司就工程进行验收。工程验收后恢复调解,甘肃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在约定期限内分期支付甘肃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95万元。
为推动涉企纠纷案件快审快结、线上办理,平川区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和商会便于协调企业的功能作用,做足乘法文章,既节约司法资源,又推动纠纷及时化解,用心用情化解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4-04-11“六心工作法”为诉源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凉州检察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2024-04-11“诉调+警调”提升多元解纷质效——瓜州县双塔镇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小记
- 2024-04-11“警调对接”合力化纠纷促和谐——兰州新区公安联动形成“1+3+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 2024-04-11诉调对接跑出多元解纷“加速度”——秦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