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模式筑牢安全屏障——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创新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原标题:“1323”模式筑牢安全屏障——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创新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尉子惠
今年以来,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探索建立“1323”(建强一支队伍,完善“三防”体系,抓实两项教育,靠实三方责任)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安全标准更高、稳定基础更牢、师生广泛认可的平安校园。学校先后荣获“定西市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甘肃省“健康校园”“绿色校园”等称号。
建强一支队伍,提供坚实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不断健全制度保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总三线”(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总指挥;以年级、班主任管理为一线的班级管理线,以安全办公室领导、专职保安为一线的安全保卫线,以值周领导配合民警为主形成一线的治安联防线)的管理网络,学校安全工作既成线又成面,努力构建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完善“三防”(夯实“物防”基础,推进“技防”建设,提升“人防”水平)体系,筑牢安全屏障。微型反恐站为保安配备防卫器械,设有报警电话和一键报警装置。建有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严格管理校园大门,校园内实行人车分流,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组建由执勤民警、保安、校警、值周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开展学生上下学时段安全保卫工作。每学年开展消防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医疗救护演练、反恐防暴演练,切实提升师生应对地震、校园暴力等突发事件能力。
抓实两项教育,提升普法质效。一方面注重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开展精准普法集中宣传,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3次,走进法院法庭当法官实践活动1次,联合县公安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1次,家长会法治宣传2次,检查校外寄宿生送法入户6次。另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学生讨论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寄宿安全、防溺水、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校园欺凌线索排摸和问卷调查,做好家校共育,使学生从源头上远离校园暴力。建成心理咨询室,配备2名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定期给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团辅活动。加强防溺水教育,构建联防体制,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靠实三方责任,护航平安校园。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与消防救援大队、派出所、家长、房东等责任主体协作,排隐患保安全,召开线下家长会2次、校外寄宿生家访4次。齐抓共管,共同分析研判并及时解决影响平安校园建设的风险隐患和问题,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 2024-08-07榆中公安:织牢夏季治安“防护网”
- 2024-08-07金川交警筑牢夏季出行安全防线
- 2024-08-07“交管服务+安全宣讲”解难事护平安
- 2024-08-07榆中检察向学校制发检察建议——强化校园管理维护校园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