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基层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甘州法院大满法庭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
原标题:参与基层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甘州法院大满法庭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
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陈仓)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大满法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工作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不断激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新效能。
聚势赋能 强化诉源治理合力
大满法庭通过强化“一庭两所一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乡镇综治中心)常态化联动调解格局,打造“法庭+N”服务站,联合镇村党组织设立“党员解纷岗”“党员解纷队”,聘请乡贤、“五老”、村“两委”班子等兼职调解员,成立“全国道德模范陈宗新”“老支书”等调解工作室等措施,构建完善矛盾纠纷监测、研判、调处、督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体系,切实实现把“调”再向前延伸,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化解在源头。
2024年上半年,大满法庭联动有关职能部门、村社、人民调解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件,化解率达78%,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2%以上。
减负增效 畅通为民司法路径
秉持新时代司法理念,大满法庭将诉讼引导从传统上的“便民性引导”升格为“利民性引导”,全力压缩立案登记、诉调对接、司法鉴定环节周转时间,对涉民生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在工作流程上做“减法”,在人民群众的体验感上做“加法”。发挥干警特长优势,设立“简案速裁岗”“婚姻家事岗”“涉农权益岗”“经济纠纷岗”“巡回审判岗”,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和“专业化”审理,让有限司法资源实现“最大化”配置。推出“巡回法庭”“假日法庭”“背包法庭”等特色品牌,根据当事人需求灵活安排开庭时间与地点,将法庭开到乡村大院、田间地头,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
2024年上半年,大满法庭新收案件300件,2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23件,平均审理时长缩短5.52天,有效提升了司法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精准施策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为强化司法在价值引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大满法庭通过发布司法白皮书、司法建议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掌握和研判辖区各类矛盾纠纷的类型及成因并形成《涉诉情况通报》,为辖区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社等一线,通过常态化走访调研、开设“法律门诊”、提供普法咨询、落实法治副校长职责等方式,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撑起法治蓝天。
截至目前,大满法庭坚持纠纷解决、判后答疑、法治宣传有机结合,开展“法律八进”24场次,通过“把脉问诊”“开方治病”“跟踪回访”三步走策略,发出司法白皮书1份,提出司法建议书5份,为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庭智慧与力量。
- 2024-08-07永登法院运用速裁程序“解薪愁”
- 2024-08-07正宁警方规劝一名在逃人员投案
- 2024-08-07古浪警方破获一起合同诈骗案
- 2024-08-07利用摩托车贷款业务合谋套现——西固警方破获5起系列合同诈骗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