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法治血脉——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开展法治文化暑期社会实践
原标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法治血脉——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开展法治文化暑期社会实践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龚利芳通讯员李丹阳)为进一步推动法学专业“大思政课”建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法治血脉,近日,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组织社会实践队赴华池县开展“法治中国青春行”红色法治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学”“思”“践”“悟”四堂课,在实践中强化“法学+思政”建设,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发展。
“学”,专业思政实践课。实践队员们前往甘肃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华池县人民法院、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实地参观学习了华池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智慧法庭、家事法庭、圆桌法庭、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学习感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司法理念、时代传承、思想根基,近距离“沉浸式”学习陇东地域特色的新时代“马锡五”巧断家务事审判工作模式。
“思”,优秀文化传承课。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长庆油田采油十厂青少年廉洁教育基地、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剪纸(基地)、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华池剪纸)等当地民俗文化基地,现场“体验式”学习了陇绣、剪纸、麦秆画、布贴画等非遗技艺,以实际行动学习非遗、读懂非遗、传承非遗。
“践”,普法宣传实践课。实践队员们前往华池县柔远镇南关社区、华池县第一中学、南梁镇荔园堡村开展普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进行普法宣传。为当地群众带去案件模拟法庭、评剧《刘巧儿》、法治情景剧《神奇的保健品》“趣味普法”素质拓展活动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场景式”普法节目,创新普法工作模式,以实际行动宣传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探索红色法治文化甘肃实践路径。
“悟”,革命传统教育课。实践队员们前往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参观学习,当好马锡五审判方式“宣讲员”“宣传员”,开设“南梁故事”“从南梁精神到三味书屋”微课堂,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宣讲的方式“参与式”宣传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为民、利民、便民”精神内涵,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高伟介绍,法学院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推动实践育人提质增效,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阵地、建立平台,发挥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弘扬红色法治精神,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 2024-08-07模拟法庭激发学法热情
- 2024-08-07推进庭审规范化上好法治教育课——榆中法院组织开展庭审观摩活动
- 2024-08-07酒泉打造"1+N'青少年普法新模式
- 2024-08-07我省制定司法鉴定人执业能力测试办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司法鉴定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