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资讯动态

城关检察综合履职助力林地保护

2024-08-21 11:42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城关检察综合履职助力林地保护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晓妹 王崇博)“让破坏环境者买单,让潜在的环境破坏者警醒。”今年以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探索生态保护新模式,推动构建线索发现、案件办理、生态修复、法治宣传“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格局,“刑事+行政+民事”共同履职,以“一纸检察建议书,一剂环境保护良方”的方式,切实督促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单位切实承担起管理职责,监督违法行为人补种树木,修复生态“伤疤”。

  2023年10月,火某某在未取得砍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砍伐集体林地树木78棵。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邀请城关区检察院提前介入,承办检察官通过介入发现村集体林地树木自2023年2至10月期间被火某某及同村村民持续盗伐,被伐林木400余棵,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检察官对涉案的10余名违法行为人进行分析甄别,构成犯罪的移送审查起诉,危害结果达不到构罪标准的向上级检察院移交民事公益诉讼线索,追究其生态修复责任。2024年7月检察官进行回访时得悉补种的树木数量已达500余棵。其间,城关区检察院在当地村委会开展了“对违法行为人训诫+现场释法说理”的警示教育活动,检察官结合案情对长期随意砍伐林木的村民进行公开训诫、教育谈话,并向村民现场宣讲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例查处情况以及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

  涉案集体林地自2017年以来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也未安装任何监控设备,如何通过检察履职督促当地政府尽快建立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的集体林地管理制度?检察官通过数次走访,与镇政府领导干部面对面沟通讨论后,从村民中择优选拔、组建专业护林队伍,就地就近确认护林员管护区域;实施“村干部+护林员”敲门入户,与村民签订森林资源保护承诺书,并将宣传工作进入田间地头、进入百姓家中等9项具体整改措施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送到镇政府。今年6月,镇政府出台集体林地管护制度,对管护责任、日常巡查、资源保护、抚育管理、防火措施、宣传教育、考核与监督、奖惩机制等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