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民声民意办好民生实事——平凉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
原标题:感知民声民意办好民生实事——平凉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

平凉市检察院就一起民事和解案件组成专门办案团队,讨论案情 平凉市检察院供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张小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以来,平凉市检察机关坚持“四大检察”协同履职、同向发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面对面感知民声民意,实打实办好民生实事,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民生领域各类案件530件,案涉金额908万余元,2件案件被省检察院评选为典型案例。
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度
“这段时间,我反映的问题都解决了,生活有了盼头。”近日,家住庄浪县的魏大爷来到县检察院,向办案检察官表示感谢。
魏大爷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当事人的家属,他的儿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小孙子腿部伤残,多次手术住院,先后共花费100多万元,家庭重担落在年迈的魏大爷身上。今年5月,老人向庄浪县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在检察干警的帮助下申请司法救助,经过调查核实,符合救助条件,庄浪县检察院开启“绿色通道”,按照国家司法救助程序,最终为魏大爷争取到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帮助他解了燃眉之急。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今年以来,平凉市检察机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延伸检察触角,细化落实26条“检护民生”工作举措,设“12309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接待窗口”8个、“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31个,高质量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支持起诉解决欠薪问题
“拖欠这么久的工资终于拿到手,谢谢检察机关对我们的帮助……”近日,华亭市人民检察院综合运用“支持起诉+检察和解”方式,帮助3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4.7万余元,农民工杜某某向办案检察官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今年3月,华亭市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其在高速公路项目工地干活,承包人拖欠其工资长达3年仍未支付,情绪激动。检察院联合村委会安抚群众情绪,并根据农
民工诉求,决定支持起诉,启动弱势群体维权通道,开展调查。
经承办检察官多次走访了解到,涉事公路建设工程已投入使用,但项目建设单位与工程承包人未结算而导致未能支付农民工工资。检察官一方面帮助农民工固定证据、书写诉状,开展支持起诉工作,另一方面向项目建设单位、工程承包人宣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依法促进和解。最终,项目建设单位向3名农民工支付了全部薪资。
解决拖欠劳动者报酬、农民工工资问题,是“检护民生”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平凉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共办理恶意欠薪案件1件、省检察院挂牌督办案件2件,办理涉劳动者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4件,均已办结。
检察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这地里都是白花花的塑料膜,风一吹刮得到处都是,耕地很费劲。现在这一清理,地里干净了,种出来的西瓜吃着也放心了!”8月6日,静宁县八里镇小山村村民刘某站在自家的瓜地旁说出一番心里话。
静宁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农业污染专项监督工作中发现,全县多个乡镇大量果树反光膜随意丢弃,田间地头、水渠、路边随处散落农药包装废弃物,严重污染水源、土壤。
对此,县检察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和问题突出的乡镇政府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协同乡镇政府与全县366个农药经营单位签订了回收承诺书,并投入专项资金在各乡镇设立农药包装物回收站、废旧农膜回收点,在各村配备了专用垃圾桶,清理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100余吨。此案例被省检察院评为“检行合力共助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平凉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类案件3件6人,起诉8件32人;办理涉“三农”领域买卖合同、产品责任纠纷案件4件,支持起诉32件,针对涉农药、种子等7起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制发类案检察建议;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25件。
- 2024-08-21岷县职教中心滑坡治理项目有序推进
- 2024-08-21以党建引领促业务发展——定西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4-08-21香泉镇“六个快”高效化纠纷
- 2024-08-21永登检察打造公益诉讼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