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三调对接”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原标题:通渭“三调对接”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孙涛
今年以来,通渭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五级九天”化解机制,以政务中心和综治中心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牵引器,特别是以综治中心、网格管理、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为支撑,增强综治中心实战化效能,强化部门联动,从严从实做好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着力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和社会治理“桥头堡”,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三调对接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7月20日,通渭县李家店乡村民杨某因维修院墙和邻居发生口角,村网格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劝解,但双方各执己见,一时无法调处。村委会遂联系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前往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这只是通渭县深化“三调对接”机制,推进源头解纷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通渭县在统筹协调、社会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一警情三推送”“一诉讼两推送”等“三调对接”矛盾联调机制,充分发挥县综治中心窗口功能,对各方调解资源统一调度、集约管理、闭环管理。对疑难复杂纠纷及重大、特殊事项,召集联席会议、会商研判、合力攻坚。打造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行业调解组织19个,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员132人,组建矛盾纠纷和信访化解小分队18个,从行业部门及各乡镇组建全县矛盾纠纷调解员专家库97人,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多元调解激活矛盾联调机制
“都怪我一时冲动,没想到把事情弄成这样,我真诚地向被害人赔礼道歉。”今年2月,马营镇村民杨某酒后来到亲戚家中,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厮打,马营派出所联合村委会及时上门调解,杨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亲戚道歉。
通渭县扎实推进网格员“进万家、访民情、化矛盾、优服务”活动,紧盯矛盾多发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务劳资等重点领域,全覆盖走访、地毯式排查。落实信息收集、源头发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及时报告机制,精准有效做好风险排查和预警处置,激活矛盾联调机制,对排摸的纠纷采取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即时化解、多元化解,确保矛盾问题发现在网格,风险隐患管控在网格。目前,全县共走访排查农户8.86万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36件,调处成功率100%。
健全机制全面推进诉源治理
“感谢你们的耐心调解,让我们解开心结。”7月2日,在榜罗人民法庭“老范调解室”内,特邀调解员老范以丰富的经验、温暖的关怀和专业的知识,使一对起诉离婚的夫妻重归于好,当事人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向老范表示感谢。
通渭县不断健全完善多元解纷体系,聚力打造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党政领导、政法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诉源治理。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构建综治中心、各乡镇、各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本力量的调解体系和诉调对接机制,完成全县18个乡镇、各行业系统的337名调解员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以村(社区)示范调解室建设为支点,健全完善“特邀调解+行业调解+示范调解+线上调解”的诉前调解体系,形成了源头预防、非诉化解、诉讼断后的闭环式诉源治理新机制。
今年以来,通渭县法院驻综治中心民商事受理案件627件,委派县综治中心调解室472件,委派率75.28%,调解成功409件,调解成功率86.65%。
- 2024-08-21临潭交警为白衣天使插上平安翅膀
- 2024-08-21张家川公安全力筑牢治安防线
- 2024-08-21临夏公安开展“护松2024”专项行动
- 2024-08-21民乐构建基层治理工作格局——让“小网格”托起群众满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