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以案说法

面对面听民声点对点解疑惑——西和公安石堡派出所变“警务背包”为“流动警务室”

2024-08-21 16:10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面对面听民声点对点解疑惑——西和公安石堡派出所变“警务背包”为“流动警务室”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曹治

  8月12日清晨,西和县公安局石堡派出所民警李国海装上户籍业务告知传单、普法宣传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表等资料,背上警务背包走进杨麻村,开始了一天的社区警务工作。

  “您按照一次性告知单上的内容准备好材料后,到户籍窗口一趟就办理完毕了,免得您来回跑耽误时间,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拨打户籍窗口电话进行线上咨询。”听完民警李国海的耐心解释,杨大爷竖起大拇指对他耐心细致的工作点赞。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和县公安局石堡派出所紧盯农村社会治安特点和群众需求,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汲取“背包警务”的工作优势,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社,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暖民心、纳民谏,点对点解疑惑、释政策、化纠纷、办实事,让“警务背包”变身为“流动警务室”,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把“宣传防范”背到群众身边

  “对对对!只要记住我经常说的反诈重点,骗子就不容易得手,凡是感觉有疑惑的问题,你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向我咨询,我帮助你们仔细甄别。”这是社区民警张卷玺对群众说的反诈重点。

  8月6日傍晚,一场温馨的“警民畅谈活动”在石堡村村头文化广场拉开序幕,社区民警张卷玺和群众围坐在广场的石凳上,伴随着阵阵晚风,有说有笑,畅所欲言,积极解答群众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浓烈的气氛宛如一场家庭聚会。

  一个警务背包、一张警民联系卡、一本警务日志、一支笔、一沓宣传资料便是“背包警务”的全部。

  “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群众问啥,我就解答啥,唠唠叨叨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很多法治宣传和政策宣讲都在唠嗑中展开,也在唠唠叨叨中说得更接地气,这也是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工作方式。”张卷玺面带微笑地说。

  背包背到哪里,警务服务就拓展到哪里。石堡派出所紧盯民意需求,以背包警务为抓手,社区民警主动融入群众,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入户走访、法治宣传、民意收集、上门服务等工作,极力克服以往刻板、被动的工作方式,让“背包警务”逐渐成为讲安全、听意见、交朋友、解民忧的有效媒介,让主防警务和预防警务更具体、更生动。

  把“调解室”背到村社一线

  “你们心平气和地慢慢说,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问题总要依法依理解决,都是用力气换来的血汗钱,大家都不容易,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能理解大家的难处。”面对情绪激动的工人,社区民警李玺一番暖心的安慰,现场激烈的气氛得到缓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也顺势展开。

  8月7日,一建筑工地工人和承包商因工程方量计算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现场发生激烈的争吵,矛盾存在转化升级趋势。得知情况后,曾在警务保障室负责基建工作的社区民警李玺,迅速赶往现场对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化解。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图纸和施工进度,对双方争执问题提出参考数据,在有理有据的数据面前,双方对施工进度结算、返工费用承担、资金支付等多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他趁热打铁,迅速从背包中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纸张和印泥,在多方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快速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

  警务包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有民警。石堡派出所进一步挖掘“背包警务”的潜在效能,把风险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背包警务”有机融合,及时收集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线索,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村社社会治安状态,为除风险、护稳定、保平安等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紧抓矛盾纠纷化解的黄金期,抢抓先机,趁热打铁,努力把矛盾纠纷发现在未然,消除在萌芽阶段,为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更实的举措,努力让“小背包”发挥“大效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