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师摆在教育事业突出位置——我省教育系统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原标题:把教师摆在教育事业突出位置——我省教育系统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李维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教师摆在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弘扬“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着力在夯基赋能、提质增效、树标立范、做优建强上下功夫,全省教师队伍配置趋于合理、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地位待遇明显提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今年,费忠格草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合作市一名特岗教师;庆阳第五中学邵永成被评为特级教师;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陶永鹏被聘为“银龄”教师……在陇原大地,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近年来,省教育厅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先后制定“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处理细则”等制度文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出台《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方案》,实施新时代理想信念筑基行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新时代育人能力提升行动、新时代躬耕教坛建设行动、新时代以文化人弘道行动等六大行动,推动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系,全省教师队伍呈现出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
带领团队常年扎根高寒、干旱地区,坚持科研构建“西北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促生菌资源库”,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姚拓;全力推进全纳教育,用无差别的爱为孩子们点亮心灯的党的二十大代表、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鲁毛才让;坚守牧区,见证乡村教育变化,坚持创新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安文军;潜心钻研历史,让思政与历史完美融合,坚守讲台31年的民勤五中历史教师杨文仁……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身边的“四有”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义,感染带动身边更多的教师,犹如点亮时代的明灯,闪耀着价值之光,指引教师点燃精神传承的“星星之火”。
金玲是庄浪县卧龙镇中心小学从教5年的“特岗”教师,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县级优秀教师,通过专业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快速成长。如今,她像慈母一样坚守在这里关心着每一位学生。
截至目前,平凉市共有特岗教师3428人,他们都和金玲一样,选择在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扩充教师队伍人员补充通道,每年补充乡村教师5000余人,有效缓解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问题。据统计,2023年仅招录特岗教师4800余人。签约2024年农村教育硕士85人,全省共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近10000人。
同时,大力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每年选派约1000名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面向全国招募优秀退休校长、教师、教研员到乡村学校开展讲学服务,提高和丰富了乡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有力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师范院校加强高水平教育类学科专业建设,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体系,厚植教师培养的沃土,不断完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加快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在此基础上,重点依托省内师范院校,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计划、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并试点实施单独录取、公费培养,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每年为全省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约1200名,从源头上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2023年,全省招收近600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施定向培养,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了优质生源保障。
- 2024-09-09赋能增才干扬帆新征程——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举办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
- 2024-09-09省第二强戒所举办专题辅导讲座
- 2024-09-09“小举措”书写法治为民“大情怀”——甘肃省司法行政系统持续强化便民法律服务
- 2024-09-09让高等教育从量变向质变跃升——甘肃省打造中西部高教改革先行先试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