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三大领域成消费维权投诉焦点
原标题:快递服务、银龄消费、预付卡消费——我省三大领域成消费维权投诉焦点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3月13日,省消费者协会分析2024年全省投诉数据及消费体察结果指出,快递服务、银龄消费、预付卡消费三大领域成为消费维权域投诉焦点,涉及服务质量、消费欺诈、合同纠纷等多方面矛盾。
快递服务:未经允许擅自存件成顽疾
快递服务投诉中,涉及未经收件人同意擅自将包裹存入自提柜或代收点,部分快件甚至被放置远离收件地址的其他地方的自提柜、代收点。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快递员未经用户同意的投递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且可能导致物品丢失或损毁风险。省消协已约谈12家快递公司,要求其落实"送货上门"新规,并在2025年试点推行"智能派件确认系统",确保消费者对投递方式拥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选择快递服务,关注的是服务质量、价格、便捷性和安全性。针对此类现象,省消协将对有关快递企业进行约谈。
银龄消费:“老”套路花样翻新
近年来,老年群体成为消费陷阱重灾区。有的商家通过免费讲座、赠送礼品等方式诱导老年人参加讲座,被夸大宣传的商品所吸引,从而高价购买,但在购买后却发现商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不符,甚至存在被虚假宣传诱骗的情况。有的老年人在浏览某些网络平台时,被弹出的广告诱导,点击链接,在没有勾选的情况下,自动续费购买了保险产品。有的老年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到标称价格实惠,其实是假冒伪劣的商品。
为引领银龄经济健康发展,省消协建议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及媒体等多渠道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他们识别和避免消费陷阱,提高他们的维权能力。行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会销”行为的监管,加强对金融产品风险性标识的监管,加强对网络上售卖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家庭成员也应多关心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关注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同时,维权部门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消费维权渠道,如设立专门的老年人维权热线或服务窗口,帮助他们快速解决消费纠纷,使消费环境更加适老化。
预付卡消费:商家跑路成维权难点
预付卡纠纷集中在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领域,新的经营者拒绝消费者继续使用原预付卡的现象;经营者门店搬迁,不给消费者退卡退费的现象;经营者一味宣传预付卡的优惠折扣,对使用条件和范围不作详细说明和解释,消费者购卡使用时发现优惠幅度“缩水”的现象;经营者售卡后,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推销劣质商品的现象;移动支付时,通过账外收款,逃避相关责任,以及经营者职业闭店、办卡容易退卡难等现象。
针对此类现象,我省2022年已出台《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省消协建议,各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规范预付卡消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希望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强化诚信经营意识,依法依规开展预付式消费卡经营活动。
- 2025-03-142024年省消协为消费者挽损630余万元
- 2025-03-03甘肃省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成效显著
- 2025-03-032025年省委政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2025-03-03胡昌升:为富民兴陇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