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法治之力解民生之忧
原标题:聚法治之力解民生之忧
我省推出二〇二五年十件省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期待新要求,彰显法治为民情怀、践行法治为民宗旨,近日,省委依法治省办聚焦“聚法治之力解民生之忧”主题,推出2025年十件省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全面提升县级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
由省委政法委牵头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县级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健全完善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做到接诉即办、直诉直办,努力实现“一站式”办理,多元化调解,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扎实做好帮扶救助、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处置在源头。
发挥“执破融合”机制,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
由省法院牵头开展。通过加强人民法院内部破产审判部门与执行部门的沟通配合,推动民事执行与破产程序有序衔接、高效联动、双向融合,以破促执,以执促破,促进化解执行积案、解决执行难题。充分发挥执破融合机制对清理“僵尸企业”、挽救危困企业的重要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不断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缩短审理周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让经营主体体验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
开展“执行监督护航民生民利”专项行动,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由省检察院牵头开展。重点围绕人民法院涉民生福祉、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案件开展专项监督,有效监督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不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执行不规范情形。深化执行领域与人民法院的协作配合,加大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妨害作证和虚假诉讼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与法院联合开展“助力农民工讨薪”集中攻坚行动,共同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集中化解,积极配合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检察监督环节执行和解工作力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高效做好居民身份证换证工作,群众换领证不用扎堆排队、反复跑腿
由省公安厅牵头开展。2025年,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加之丢失补领、损坏换领等其他办证需要,我省将迎来居民身份证办理高峰。省公安厅将对居民身份证受理、制发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研判,做好换证高峰预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落实居民身份证“就近办、上门办、网上办”,加速证件办理过程,确保7个工作日内到手。采取“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等措施,全力保障集中换证工作有序开展,让群众换领身份证不用扎堆排队、反复跑腿。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做好换证工作宣传提醒,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暖心服务。
提供优质的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由省司法厅牵头开展。2025年,推动省内各法学院校设立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招募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工作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伍,指导高校法律援助志愿者依法为经济困难群众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法律援助服务,结合“3·5学雷锋纪念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法援惠民生·志愿者同行”专项行动,组织高校法律援助志愿者到法律人才短缺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引导高校师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到社区、偏远乡镇和农村牧区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依法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优质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新需求。
整治医美乱象,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美丽安全”
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严查“黑心美容院”,全面排查医美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质、诊疗项目合规备案,对无证行医的坚决取缔。打击“美丽陷阱”,严查假冒美容药品、虚假广告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让“天价项目”无处遁形。管好“美容预付卡”,要求商家明码标价,依托预付消费监管平台规范充值消费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群众投诉举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双管齐下,向社会公布医美行业监督检查“红黑榜”,曝光问题商家,让医美广告宣传真实可信,让群众在正规机构放心消费,通过整治医美乱象,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美丽安全”。
开展加油机计量作弊及油品质量不合格专项执法行动
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通过对投诉举报、日常监管信息分析研判和深入摸排,及时掌握案源线索,综合运用交叉执法、省局直办、提级办理、联合办案、指定管辖、挂牌督办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严厉打击加油机计量作弊、破坏计算机程序、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质量等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形成警示震慑效应,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积极打通高校学生到省属企业就业渠道
由省政府国资委牵头开展。依法依规查处假冒国企虚假招聘、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省属企业“稳就业”主力军作用,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政策宣传,不断挖掘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创业平台,通过企业官网平台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确保省属企业年度招聘高校毕业生5000名左右。鼓励省属骨干企业对接高校,探索建立企校合作长效机制,健全市场化选聘、人才梯次培育等人才保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基地,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到企业创新创业。
精准司法服务,全面提升残疾人司法保障服务能力水平
由省残联牵头开展。通过县乡两级残联、村社区残协和助残志愿者等,对全省近90万持证残疾人开展普法宣传。深入实施公共服务场所、机场地铁车站、残疾人集中机构等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提升工程。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各类持证残疾人及直系亲属和刑事犯罪侵害、民事侵权案件中被评定为伤残的被害人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司法救助。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与审判法庭为残疾人提供便民通道,在立案庭及审判法庭为行为不便、视力不好的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设备,全面提升残疾人司法保障服务能力水平,助推爱心甘肃建设走深走实。
推动“12338”维权服务中心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由省妇联牵头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部署要求,到2025年底,省、市、县三级妇联分别建成一个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信访接待办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转介、法治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来信、拨打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登录甘肃妇女网、到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来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咨询、投诉、反映、检举、建议,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2025-03-14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 2025-03-142025年全国消费维权年主题解读
- 2025-03-14甘肃省三大领域成消费维权投诉焦点
- 2025-03-142024年省消协为消费者挽损63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