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警务”守护群众致富路
原标题:“大棚警务”守护群众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齐洪德
时下,清水县贾川乡果品产业园连片的设施樱桃大棚内,1000余棵“美早”枝繁叶茂、含苞待放,长势喜人……春耕以来,清水县公安局贾川派出所围绕主防职能定位,抢先开启“大棚警务”模式,民辅警奔走在田间地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提供心贴心服务,全力护航特色产业,守护群众致富路。
排查化解让纠纷“不发芽”
3月2日,贾川派出所民警在大棚巡逻时成功化解了一起地界纠纷,双方当事人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每到春耕农忙季,土地租赁、地界争议、资金拖欠等问题容易引发矛盾纠纷。贾川派出所作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单位,及时成立一支由“1名民警+2名辅警”组成的大棚警务小分队,走进设施大棚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依托“警调对接”“警民议事”等优势,联动网格员、村组干部等群防力量,推行“田间排摸+大棚调解”模式,努力让矛盾不出大棚、纠纷“不发芽”。
法治宣传守好果农“钱袋子”
“今年的樱桃丰收在望,销路怎么样啊?”“网络销售要特别警惕,严防补贴诈骗、虚假销售诈骗!”近日,贾川派出所民警唐维背着警务背包向果农了解经营状况并进行普法宣传。
针对春耕期间果农资金流动频繁的特点,贾川派出所将“安全小课堂”“反诈讲座”搬到田间大棚,推行“背包警务+大棚警务”融合模式,在设施大棚里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宣传防范,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从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危害后果、惯用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详细讲解,同时对“杀猪盘、网络贷款、套路贷、兼职刷单”等常见骗局进行举例剖析,重点围绕“不听、不信、不点击、不转账”等关键方法进行指导,引导果农下载注册和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全方位守护好果农“钱袋子”。
贴心服务架起警民“连心桥”
针对果农忙于春耕无暇办理业务或老年群体办事不便的实际,贾川派出所及时推出助农服务暖心举措,为广大果农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贴心服务,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2月28日,贾川派出所民警陆岩得知果农陈某平在派出所办完户籍业务后,因大棚内农活繁重,实在抽不开身前往派出所领证,便主动送证到大棚。
贾川派出所坚持把主防关口前移田间地头,在农忙一线零距离守护群众,适时推出“大棚警务”模式,既是护航特色产业的务实之举,更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
- 2025-03-14“田园警务”播撒“安全种子”
- 2025-03-14让田间警务在春耕画卷绽放
- 2025-03-14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警务风向标
- 2025-03-14“产业警务”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