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成县法院推进诉讼服务利民便民提档升级

2025-03-31 10:53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成县法院推进诉讼服务利民便民提档升级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曹治

  优化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切实举措,是提升群众对法院信任进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成县人民法院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全力优化诉讼服务质量,涉诉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抓理念贯彻 促诉前调解能力进阶

  “调解员的一番话非常实在,公平公正,我非常认可!”“十多年的问题,通过两次调解就解决了,确实没想到这么顺。”当事人周某向成县法院立案庭送锦旗时,连声称赞、感慨不已。

  今年2月,周某因多次催要拖欠超10年的工程款无果,无奈之下遂将对方

  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立案庭第一时间对案情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仍有调解可能,随即流转县综治中心。法院派驻调解员本着“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回忆往昔愉快的合作经历为铺垫,耐心细致地对双方账单明细逐一核对,引导双方从继续合作、互利共赢的角度换位思考。两次调解后,双方就剩余工程款达成一致意见,现场一次性支付,一起持续了10余年的债务纠纷终获解决。

  据了解,成县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领干警深学细悟“抓前端、治未病”“如我在诉”“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新时代司法理念,在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工作中,持续推进司法理念更新与诉服能力提升融会贯通,目前流转案件调解成功率已达到70%以上,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群众诉累,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抓执行机制 促诉讼权益高效兑现

  审为重、执为要。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为此,成县法院着重加强执源治理工作,立案庭积极做实案件识别机制、执行风险提示,强化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全力推进诉前保全快速申请、精准落实。一年来办理诉前保全17件、诉中保全40件,查控财产1479.25万元,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铸造了坚实后盾。

  人民法庭推进“立调审执”一体化,是将司法职能延伸至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的生动体现。

  2025年1月,闫某将张某、胡某以及两人经营的成县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借款20.5万元。成县法院小川法庭收到立案材料后,及时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执行局审查后依法冻结3被告名下银行账户。被告发现账号冻结,遂主动联系办案人员,在法庭的主持下,被告当场支付欠款。该案从立案到履行完毕,用时仅10天。

  今年以来,成县法院各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地处基层、贴近群众、快速查人找物的优势,自行立案、执结执行案件47件,实现了整体化、系统化的“一站式”解纷服务。

  抓效能提升 促诉讼服务流程优化

  为全面提升诉讼服务效能,成县法院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积极完善诉服中心功能,将立案、调解、保全、信访等功能集成于大厅,确定“首接负责”“一次性告知”工作制度,提升立案窗口服务态度、服务水平。

  诉服大厅及时更新离婚、民间借贷等11类常见多发民事案件的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摆放诉讼立案及执行立案宣传册、诉讼风险评估智能终端;设置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涉企案件,切实减轻企业诉累。

  按照信访法治化要求,信访办以改善接待环境、畅通信访渠道、规范办理来信来访为目标,加强信访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院领导、执行局长常态接访机制,耐心倾听群众诉求,高质量做好判后答疑。

  同时,该院充分挖掘“互联网+”优势,在全县各乡镇推广“陇南云上共享法庭”,提供全流程、全天候“网上办、掌上办”服务。积极运用“民事立案一码通”,当事人微信扫码即可一次性获取最全立案清单,减少反复问询、补正的诉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