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共同守护黄河上游绿水青山

2025-04-03 17:35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共同守护黄河上游绿水青山

  ——“守护黄河源甘青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三年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何明霞唐 永

  3月28日,由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联合部署开展的“守护黄河源甘青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三年专项行动在兰州启动。

  这次专项行动自2025年3月至2027年12月,分为动员部署、全面实施、总结提升3个阶段,实施水泽清源、生灵乐土、厚土固基、碧波清流、河畅岸美、文化扬帆、机制铸链等11项工程,围绕重点领域办案、区域协同联动、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一体提升监督质效。

  甘肃与青海两省地缘相接,生态相依,共同担负着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特殊历史使命。甘肃、青海两省检察机关联合开展这次专项行动,通过凝聚共识、统一尺度、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共同守护黄河上游的绿水青山。

  “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担好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紧盯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深化监督,把握流域上游保护属性特点,促进生态系统持续修复。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统筹保护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积极推动跨区域司法协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携手共护黄河安澜。”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二级巡视员吕洪涛指出。

  树牢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甘青两省是山水相依、发展相融、人文相通的兄弟省份,两省检察机关携手开展这次专项行动,将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韩世峰表示,甘肃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一带四区多点”生态布局和“一带一核三基地”发展格局,建立“1+N+X”政策规划体系,坚决打好水源涵养主动战、水土保持阵地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黄河首曲湿地修复、陇中陇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青海是黄河源头,甘肃居黄河上游,甘青两省肩负着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的重大责任。近年来,甘青两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区域协作联动,为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两省检察机关通过建立黄河支流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召开黄河流域甘青段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落实会、开展“深化跨部门协作共护大夏河安澜”巡河活动等方式方法,强化一体协作,推动解决黄河流域跨区划生态保护难题。

  青海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查庆九表示,这次两省检察机关共同开展专项行动,是深化跨区域检察协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协作履职服务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两省检察机关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落实黄河保护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化会签的跨区域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探索黄河保护检察履职协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跨区域检察协作实效,唱响守护黄河上游绿水青山“协奏

  曲”,更好担负起守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为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甘青检察力量。

  甘肃、青海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省份,同属黄河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共同承担着守护“中华水塔”的政治责任。

  甘肃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沈涧表示,甘肃检察机关将以这次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实甘青两省跨区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共同为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检察力量。主动聚焦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环境整治、兰西城市群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军事利益保护等重点,依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线索移送、联合办案、联合巡回检察、生态修复联动、重大案件协商、案件交叉评查等机制,破解跨区域黄河保护治理难题。探索建立“办案协作——案例引领——人才共育——治理协同”的一体化协作模式,推动区域检察融合发展、一体履职,构建“大保护”格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