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本网关注

从最小细胞抓起夯实平安根基——渭源县祁家庙镇构建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机制

2025-04-08 09:06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从最小细胞抓起夯实平安根基

  ——渭源县祁家庙镇构建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机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孙涛

  今年以来,渭源县祁家庙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1+2+3+N”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机制,从基层最小单元、最小细胞抓起,确保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安根基。

  创新机制织密隐患排查网络

  “谢谢你们的调解,我们以后一定遇事互相商量,相互理解,好好过日子。”3月10日,村民张某和妻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网格员在排查矛盾纠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上门调解,双方冰释前嫌。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祁家庙镇探索“1+2+3+N”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机制,即全镇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镇村社干部、帮扶工作队成员以及网格员全员出动、主动出击,全覆盖、无死角开展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1”即包村领导负责排查至少10户全村矛盾纠纷最为突出的特殊农户;“2”即每名驻村干部负责排查至少20户有特殊群体的农户;“3”即驻村工作队成员负责排查至少30户曾经发生过矛盾纠纷或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农户;“N”即村社干部以及网格员负责排查剩余农户。

  “自‘1+2+3+N’机制推行以来,全镇共走访农户2675户,排摸矛盾纠纷20起,化解矛盾纠纷20起,矛盾排查化解率100%,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1.7%。”祁家庙镇综治中心主任邓俊说。

  分类化解 提升纠纷解决效能

  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祁家庙镇还创新推出通过“互信人”调解矛盾纠纷,调解小组作为中间人进行牵线搭桥,让产生的矛盾双方各自选出共同信得过的“互信人”作为调解代表,组建特别调解队,把双方的矛盾通过“互信人”对他们进行沟通协商,找到平衡点,再进行协商调解,最后把矛盾调解在组上,化解在村里。

  3月12日,祁家庙镇乔家沟村在排查矛盾纠纷时,发现村民李某与邻居因林地权属问题引发纠纷,双方争执不下。在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党支部牵线搭桥下,邀请双方都认可的“互信人”,组建特别调解队,让两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问题和意愿说清楚,该起纠纷当天就得到有效化解。

  “‘互信人’调解既免去了老百姓心中的顾虑,又体现了基层干部不偏不倚的工作态度,当事人对‘互信人’调解也很认可。”渭源县司法局祁家庙司法所所长孙铜言说。

  强化预防 构建多元化解格局

  “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调解,化解了我们的矛盾纠纷。”今年1月,村民李某租种邻居耕地,双方因土地租金发生矛盾。经村调委会的耐心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祁家庙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源头预防,深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完善政策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依托“陇情e通”“渭民解忧”等平台,多渠道汇聚数据信息,精准捕捉情报线索和潜在的治安风险,提前预警防范。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扎实推进网格管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