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万众一心加油干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发展“巾帼巧手经济”,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搬出来、留得住、发展好”。图为当地妇女在“妇女之家巾帼扶贫车间”学习刺绣。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
冲锋号已经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何以创造世所罕见的脱贫奇迹?从无数不平凡的脱贫故事中,我们可以寻求到答案。
脱贫摘帽就是一场战斗
甘肃省定西市。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头连着定西市区,另一头穿过群山连着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站在村边山上极目远眺,层层梯田望不到边,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温室大棚蔬菜碧绿……很多人不会相信,这里就是“换了人间”的大坪村。
定西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是全国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大坪村更是以其陡坡地多、干旱少雨的艰苦环境而“苦瘠甲于定西”。上世纪80年代,大坪村被联合国官员认定“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寒暑易节、奋战不止。原大坪生产队队长冉桂英带领村民,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把七沟八岔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肥、保水的“三保田”,让大坪生产队一千多亩不毛之地变成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的米粮川。
当年担任大坪村“铁姑娘队”队长的刘玉秀,如今已逾古稀。谈起战天斗地修梯田的经历,她仍满怀豪情。“我们用‘死土深翻,活土还原’的办法,把马莲道的一块半亩陡坡地修成了平展展的梯田地,梯田地肥力好、能保墒、又增产,下半年仅洋芋亩均产1400多斤,比山坡地亩均产高出800多斤。”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脱真贫、真脱贫,“真”字背后,对应的是“实”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一代接着一代干。
现在的刘玉秀,仍担任着大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带领大坪村民让眼界更开阔、让思维更前瞻的同时,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脱贫致富的脚步向前迈进。种蔬菜、搞养殖和外出务工等多点开花,让大坪村再上新台阶,年人均纯收入将近8000元。
走进村民宽敞明亮的新房,屋里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唯一留下的旧的记忆,就是照片里连瓦片都没有的土坯房;走到村边,蓝色的羊舍顶棚、黑白相间的地膜与黄土,织成了一幅农村新景。通过柏油马路,开车只需10分钟,就能从大坪到达定西城区。
大坪村脱贫,写就了一部定西贫困农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贫困的传奇。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地方,都能安居乐业,还有什么地方不能脱贫?还能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大坪村脱贫,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伟业的一个具体缩影。改革开放40多年来,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世界银行因此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
扶起精气神,走出观念上的贫困,激发“我要富”的动力。在各个脱贫攻坚战场,党员干部与百姓群众同立愚公志、誓让“土变金”,累土不辍,丘山崇成,汇聚起百川成海的磅礴力量。
在四川省通江县柳林村李国芝家的墙上,“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八个字格外显眼。“脱贫摘帽就是一场战斗。”李国芝说,“为栽花椒树,3年前我在山坡上砍荒,到处是荆棘,双手流了很多血。但要想脱贫就不能当懒人,坚持到底才能赢。”
在“精准”上下功夫、谋实招
一大早,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施全友和妻子孔铭英就接到游客的订餐电话。两口子立刻忙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双手在,只要找准方向,“就不怕没吃的没穿的”。
过去,施全友夫妇长年都靠外出打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但生活一直捉襟见肘。2013年,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消息,在外打工的施全友夫妇一起回到家乡,办起村里首个农家乐。地道的农家饭价廉味美,几乎天天都有游客上门。最为火爆的是节假日,老人们上阵当帮手,依然忙得团团转。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30多个客人,足足10大桌。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方针”,花垣县派出精准扶贫工作队和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到十八洞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给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关键是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说。在识别贫困户环节,他们制定了“七步法和九不评”,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542人,而且家家服气。
攻破“等靠要”思想,调动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然后因户施策,甚至因人施策。在十八洞村宽敞整洁的公路旁,是村民龙成志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高中肄业的龙成志在外打工10多年,积累了一定资源,回到村里,引进了120头湘西黄牛母牛,还租了500多亩荒山和240多亩地,种植140余亩玉米作为饲料,生态化养殖风生水起。
“以前织布是自给自足,现在可以赚钱,一卷布能有三四百元的毛收入。”村民杨秀富一家以做传统苗绣为致富之策。在村里“牵线搭桥”下,一家外来公司把十八洞村作为苗绣加工基地,由公司提供材料、样品以及前期培训,通过订单生产,增加了农户收入,不仅吸纳了村里50多名妇女,还吸引了其他乡镇的妇女参加。
如今的十八洞村,每天都回荡着嘹亮的苗歌:“增收门路广,票子进衣兜;天天像赶集,往返人如流。”家家户户多渠道增收,村民收入5年增了6倍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脱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才能换来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
“精准扶贫是以提高瞄准精度为核心,更加科学、有效的扶贫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发端于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在各地落地生根。一项项“精准扶贫”措施开始落地见效。
“你们叫翻身村?翻身了吗?”湖南省龙山县翻身村村民李红云,曾经窘迫于这个问题。
翻身村位于大山深处,上世纪70年代叫黄连坪。因为过去道路难行、土地贫瘠,生活太苦,村民渴望过好日子,就把村名改成翻身村。“什么时候能吃上白米饭就好了。”
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翻身村,村里变化一天一个样:当年,12.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重修,不仅加宽还进行硬化;各种扶贫政策纷至沓来。如今,翻身村各组陆续通了水泥路,电网全部提质改造,危房进行了改造,烤烟田里修了机耕道,农业专家定期来技术指导,烤烟、中药材发展到2000亩,土地收入翻番。
至于李红云家,则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种起了烤烟和药材。2018年,李红云一家收入10多万元。如今,走在街上,已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李红云昂着头:“我现在就盼着别人问呢!”
丰碑树起来,人心连起来
黄文秀,一位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女孩,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2019年6月的一个雨夜,她在返回扶贫点的途中遇到山洪,将年仅三十岁的生命献给脱贫攻坚第一线。
如今,一条平整的硬化公路从百坭村直通山外。这条公路,就是黄文秀生前争取到资金修建的。依靠这条路,村里的砂糖橘被顺利地销售到外地。在黄文秀驻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百坭村的砂糖橘种植由500亩扩大到2000多亩,电商销售让村民每户增收2500元。黄文秀到任时,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是22.88%,2019年下降到2.7%。
黄文秀已离开我们半年,但百坭村的扶贫事业没有中断。2019年7月,杨兴杰接棒成了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上级组织还为百坭村驻村工作队配备了精兵强将:张德富曾有连续两年驻在百坭村的经历,驻村工作经验丰富;黄应战会说壮话,与群众沟通顺畅;29岁的谭天社是驻村工作队的“新鲜血液”。
杨兴杰说,我也希望能在百坭村扎根下去,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一任接着一任干,让老百姓的日子像甘蔗出土节节高。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无怨无悔、接续奋斗。十八大以来,五级书记抓扶贫,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举国之力在攻坚。当前,全国共有24.2万个扶贫工作队,300多万人轮流驻扎在贫困村,与广大农民并肩作战。280万扶贫干部奔走脱贫攻坚战场,43.5万名第一书记奔赴脱贫一线,7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冲锋路上。
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有大学教授、县委书记、县长,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退伍老兵……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汇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丰碑树起来,人心连起来。
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群众世代聚居在独龙江乡的高山深谷中。这里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曾经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有着“独龙之子”之称的高德荣,把办公室“钉”在独龙江畔的高原山谷中、施工现场上、百姓火塘边。他的话语朴实无华:“不到基层不到一线,老百姓需要什么、愿望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
2014年,一条穿过高黎贡山的隧道打通了,独龙江乡终于实现全年通车,与大山外面的交往不断提速。马库村党支部书记江仕明说:“以前从乡里到县里,需要走三天,在半路上要住在树洞或是岩洞里,现在只要三个小时。”
脱贫后的独龙江乡日新月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发展迅速,到处都是火热的生产场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德荣带领独龙族群众,又一次迈出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他说:“我们继续奋斗,奋斗就是幸福。”
如今,草果种植已经成为独龙江乡的支柱产业。在高德荣带领下,羊肚菌、重楼、独龙蜂、独龙牛等农产品纷纷走出大山,远销省内外。高德荣说:“2020年,草果和重楼加起来,基本每年每户可以收入3万到4万块钱。”
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江乡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这一喜讯。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整族脱贫,并且叮嘱他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着脱贫路上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四川大凉山,一支支工作队扎进贫困山村;在贵州大石山区,一家家企业让当地土特产飞向全国各地;在云南巍山,一个个东西扶贫协作项目惠及千家万户……从初期全面部署,到中期全面推进,再到决胜期防滑坡、防松懈,防的是厌战松劲的疲劳症,防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让脱贫攻坚的成效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才能以尺寸之力积千秋之功。(记者 李自强 李张光 杨艳)
相关新闻
- 2020-01-08派驻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用好纪检监察建议 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 2019-12-25甘肃省直机关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举行2019年第四讲
- 2019-12-25派驻甘肃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松劲不手软
- 2019-12-25甘肃纪委监委推动搭建一体智能化监管平台 打破“信息孤岛”助力精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