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历】贤者辟世
【译文】
孔子说:“有些贤者逃避恶浊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择地而处,再次一等的避免不好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恶言。”孔子又说:“像这样的人已经有七位了。”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躲不是办法
辟者,避也,躲也。俗话说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但俗话还说了,躲得了初一,能躲得了十五吗?不论是避世、避地、避色、避言,其实都是无可奈何的。没有办法的办法,终究不是好办法。
“躲”的目的,不是为了自保其全,就是为了自洁其身。这是孔子的真实想法吗?孔子说的七个人,有人说是《论语》中提到的长沮、桀溺、丈人、石门、荷蒉、仪封人、楚狂接舆等七大“隐士”,有人说是《论语·微子篇》中提到的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七大“逸民”。是哪七个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孔子真的是这个想法,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实际上,可能只是那七人成功地躲了,其他人想躲或者躲过但都没有成功而已。躲,不是想不玩就不玩了、想不干就不干了那么简单,躲有成本的,甚至有牺牲的。避世,是你一个人的事吗?避地,你一个人能做得到吗?避色,要熟视无睹吗?避言,要充耳不闻吗?躲,真的很难啊!
孔子在分门别类评价了七大“逸民”之后,对自己有一个评价:“我则异于是也,无可无不可。”意思是,我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或者说,如果这样不可以,我就那样。可见,他并不支持躲,也不鼓动躲,他只是对“贤者”各种各样的“躲”表示理解、同情而已。
相关新闻
- 2020-02-12【清风典历】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2020-02-10【清风典历】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2020-01-22【清风典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2020-01-21【清风典历】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