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历】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了这话,便道:“这正是礼呀。”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见啥问啥
这里的“每事问”已经成为成语,意思是见啥问啥。所以,就先问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杨伯峻先生把太庙译成“周公庙”?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叫太庙,鲁国的开国之君是周公旦,所以周公庙就是鲁国的太庙;二、为什么把孔子叫“鄹人之子”?鄹读若邹,地名,在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在鄹地作过大夫,所以称他为鄹人,“鄹人之子”当然就是孔子了。
这可能是孔子第一次进入太庙参与国家重大祭祀活动,可能是没有经验,也可能是谨小慎微,更可能是知道一些但还了解得不够透彻不够详尽,或者是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见到什么问什么。清代散文家刘开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问说》,说的好像就是孔子:“君子之学必好问……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诗,名字就叫《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毛泽东同志在 《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到了“每事问”:“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不知道的,他也一定不会装知道。问不丢人,装不上去才丢人呢;见啥问啥不丢人,装不到最后才丢人呢!(尚之)
相关新闻
- 2020-03-06【清风典历】可谓好学也已
- 2020-03-05【清风典历】司马牛问仁
- 2020-03-04【清风典历】回也其庶 赐不受命
- 2020-03-03【清风典历】柴也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