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化危为机。浙江考察期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一组组关键词串联起来,擘画出化危为机、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布局,释放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战略信号。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15年前,他在这里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5年来,余村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进环境整治,完成山塘水库修复、生态河道建设,实现垃圾不落地、美丽庭院全覆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样本。“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经过实践检验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具体实践中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余村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一家名为“春林山庄”的农家乐。近年来,仅余村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每到周末,上海、杭州城市居民络绎不绝“上山下乡”休闲游玩,“半小时生活圈”蔚然成风。“要让农家乐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快升级换代步伐。连锁经营是一个解决方案,农家乐所需食材,由菜场公司统一配送,确保新鲜无污染,农家乐的床单、被套等棉织品,由洗涤公司统一收洗,确保干净整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认为,农家乐的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将从一个侧面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巨大潜力。
在杭州,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杭州首批“复工”的景区之一,西溪湿地自3月20日起重新开放,每天30%、2.4万人的定额几乎天天“爆满”。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正在形成。
一个村庄,一个湿地,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余村关闭矿区这一“摇钱树”并没有返贫,反而路子越走越宽广,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西溪湿地,原是边缘地带,因为生态改善,成为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余村、西溪湿地的成功实践证明,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数字化,正成为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词。
疫情冲击下,众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保障中国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比如,通过京东、美团、饿了么购买粮油蔬菜;使用钉钉、企业微信等开展在线协同办公;用手机展示健康码就可以便捷出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这样概括:数字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会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专家指出,数字经济将从两个维度助力产业优化升级:一方面是产业数字化,即利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以降本增效;一方面是数字产业化,即利用数字技术形成新的数字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影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最终会助力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数字经济的关注,其实也是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比如电商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电商本身,它背后的数据能力会赋能生产商、上下游,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
“面向未来,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得天独厚。”张影分析,日益完备的高铁、公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不同于许多发达国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正好遇上数字化的浪潮,工业化伴随数字化同时进行。“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抗击疫情中的经济亮点,将变成撬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数字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产业升级。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疫情发生以来,跑出“中国速度”的全国“健康码”,就是“城市大脑”的产物。自2月9日杭州余杭区率先推出“健康码”,再到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加速研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只用了7天时间。3月中旬,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随着“高速云付”“支付宝‘车牌付’”“微信‘高速e行’”等智能收费方式的上线试点,在高速入口不取卡、不停车、直接通行正在成为现实;随着“无感支付”智慧停车的普及,自动扣费、无需扫码、秒速通行的极致体验将逐步走进日常……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必将深刻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抓紧布局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重大疫情面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生命健康产业催生出广阔市场空间。“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这必然带来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的全民健康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吴志生说。
疫情防控战提示我们,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这些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ECMO就是一个典型。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使用ECMO代替部分甚至全部肺功能,为患者搭建了“生命通道”。这款被誉为ICU“终极武器”的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空间巨大。“不仅ECMO,在医疗器材、检测仪器、高等级防护装备、生命支持系统等方方面面,我们都有巨大发展空间。疫情对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生物医学,以及面向民众的健康教育,都将带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邹薇说。
疫情期间,从病毒基因测序、诊断试剂盒研发,到红外测温设备普及、三色健康码应用等,前沿技术在防疫中大显身手。“接下来,我们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比如,为防控疫情、避免人员交叉感染,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产业得到发展良机,未来可以开发智能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所从事的部分危险工作。再比如,智能采血检验、机械臂自动取药、云影像等服务,将在各级医院陆续普及,改善就医体验。”邹薇说。
“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未来一切产业发展都要以有利于健康发展为要求。”邹薇表示。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产业……这些领域正成为大中小企业的成长指向、国家和民间的投资走向、产业全面升级的路径方向。善于化危为机,善于创造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容将更加充实、促进发展的主体将日益壮大,推动发展的动力将不断提升。(记者 韩亚栋 徐梦龙)
相关新闻
- 2020-03-30强化对纪检监察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
- 2020-03-19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2020-03-16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 2020-03-04忠实履行新时代纪检监察职责使命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