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历】勿轻勿重
【译文】
赵简主派官吏收税,官吏请示收税标准的高低。赵简主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如果收得过高,利益就归于君主和官府,如果收得太低,利益又全归民众。官吏从中得不到私利,轻重就恰到好处了。”
【小识】
中饱私囊
赵简主,原名赵鞅,是春秋后期晋国赵氏的首领。他专心于国事,致力于改革,功绩卓著。这里是说他委派税收官吏的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还记载了一则薄疑和他的对话:
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薄疑所说的“国中饱”,赵简主理解为国中富足,所以沾沾自喜,还问:“何如焉?”结果薄疑回答说:“上边府库空空如也,下边百姓食不果腹,征收的赋税全被狡猾的官吏所贪污,可不是中间很富足嘛!”他的“国中饱”是说处于国君和百姓之间的奸吏太富有了!两则故事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饱私囊的典故。
“勿轻勿重”,赵简主给收税官吏说的话也很有意思。不轻不重,说起来容易,可把握起来却很难。怎样算轻,怎样又算重?恐怕赵简主自己也未必明白,收税的官吏就更是一头雾水。所以,看似智慧的话,其实却毫无意义。好像很高明,结果却难免糊涂。说到底,还是征税的具体要求不明确,规则本身存在漏洞。赵简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又补充说“吏无私利而正矣”。但他只是一味强调不能让官吏捞得好处,却没有明确的措施来约束他们,所谓的不轻不重,只是给奸吏们留下了钻空子的漏洞。比较起来,薄疑就比赵简主看得透彻。“国中饱”就是对“勿轻勿重”的冷峻反思。他知道,仅仅依靠模糊的语言要求和官员们的道德品质,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廉洁自律,也不能避免中饱私囊的存在。人性中的贪婪最终还是得依靠法令来约束。“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法令就是国家的规矩。“勿轻勿重”的话,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徒增混乱。
归根结底还是要“治吏”。韩非一再强调“明主治吏不治民”,就是要说明“治吏”的重要性。君主如何驾驭群臣官吏、防止奸邪之臣,根本上还得回到“信赏必罚”上面。君主运用“庆赏”与“杀戮”——也就是赏与罚这两种手段,依靠“循名而责实”的办法,自然就可以真正识别那些中饱私囊的奸吏。朱元璋曾经给茹太素说:“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相比于韩非所说的“治吏”,就只剩下权力的傲慢与粗暴了。(阿阳)
相关新闻
- 2020-04-15【清风典历】弃灰于街
- 2020-04-14【清风典历】骊姬之乱
- 2020-04-13【清风典历】明主之法必详尽事
- 2020-04-03【清风典历】扁鹊见蔡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