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理论探讨

前沿访谈 | 畅通双循环 开创新格局

2020-08-25 14:2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树军

  特邀嘉宾

  黄群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尤为重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

  记者:近一段时间来,“双循环”被多次提及、备受关注,您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黄群慧:自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的讲话中提到,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体现了发展战略转型的内涵,也反映了国内基础条件和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特点,是立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出的新发展格局,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科学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会更加认识到加快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极端的必要性,应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运行呈现出深V型恢复变化态势。从中国经济第一季度的数据看,虽然总体上经济增速下降6.8%,但是如果对比3月份和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三次产业的增加值,还是就业、投资、消费等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增速反弹、降幅明显甚至大幅度收窄的特点。而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为3.2%,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在从这次强度前所未有的巨大短期冲击中逐步恢复过来。

  从国际经济看,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和5.2%。世界经济的持续衰退和可能呈现出的W型恢复变化态势,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的深V型恢复变化态势与世界经济可能呈现出的W型恢复变化态势之间会产生巨大的“不同步缺口”,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个“不同步缺口”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国际经济循环以及我国经济呈现深V型恢复变化态势的基础。

  鄢一龙:今年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更大的不确定性。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旧世界秩序裂变时期已经到来。在国际秩序新平衡达到之前,外部世界不确定性会非常强。第二,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发动了以遏制中国、实现“本国优先”为目标的全方位打压。第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的经济运行都不正常,造成外需进一步萎缩,全球供应链也不稳定。西方国家要求制造业本地化的战略诉求更强烈,不但强调高端制造业回流,疫情防控等广义安全产业也要求本地化。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有持久战的思维,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扛住美国全面打压形成的外部压力,推出并努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安全,主动谋划新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需要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

  记者:如何把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黄群慧: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但这种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的高速增长模式已愈来愈不可持续,核心技术缺失、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国内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需要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

  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刻内涵。一方面,需要改变激励出口的政策导向,把满足国内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另一方面,需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变出口导向战略形成的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提高满足内需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而是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内经济的供给质量,通过挖掘消费潜力,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从而在提高经济自我循环能力的同时,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鄢一龙:“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我国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主要包括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城乡循环与要素循环等。

  建议实施八个方面的战略,以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首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大循环。其次,实施优化和稳定产业链战略,确保我们的全产业链优势不被削弱。第三,实施内源型创新战略,优化和提升创新链,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领导者。第四,实施加快产业革命战略,牢牢把握第四次产业革命机遇。第五, 实施区域大循环战略,加大中国经济发展纵深。第六,实施城市群战略,打造新增长极。第七,实施城乡大循环战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第八,实施加速要素循环战略,进一步打通要素循环痛点与堵点。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国内国际两个生产、两个市场

  记者: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如何让“双循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鄢一龙:“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新的贸易轴心和产业协作、共同发展国际大平台,成为推进国际大循环的最重要战略平台。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下滑6.4%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同比增长3.2%。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国内国际两个生产、两个市场,逐步摆脱过度依赖中国作为生产制造中心,欧美作为金融研发中心、消费中心的传统国际循环模式,转向更均衡、更多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转换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循环:在推进海外投资的同时,扩大资源品的进口来源地,形成资源品——制造业的循环。通过帮助当地发展,提升当地购买力,形成农产品、轻工业品——消费市场的循环。通过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拉动配套制造业产品的输出,实现制造业——建设项目的循环。通过推动中国投资,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服务能力和全球服务半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投资的循环。

  同时,要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加大沿边地区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中国形成东西双向、海陆并进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新格局,推动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8月20日理论周刊第7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