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家训:不准贪赃枉法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宋】包拯《包孝肃公家训》
【小识】
读《宋史》,可知包拯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厉害。诸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大皆戏说尔。但这种戏说里,也显示着民众的情感。“包青天”三字,喊了上千年,至今依然不衰减。只要是包拯的影视剧,老百姓还是爱看。小时候,看秦腔,那一声:“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让年幼的我,颇为震撼。
胡适曾说,包拯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是把古代很多精巧的判案故事,负载在他身上。这是有道理的。而且历代不断放大,理想化和艺术化,演变出很多逸闻趣事。尤其小说《三侠五义》的诞生和流行,更使包拯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其实,这都是明清以降民间文人的虚构而已,而且是以他们所处的时代想象北宋,更是从来没有上过朝堂的落魄文人的想象。
历史上,包拯知开封府也就一年半左右,没有办理过什么疑难案件。吴钩说:“实际上,包拯作为开封府的行政长官,并不需要亲自审理太多讼案,因为开封府设有专门的法院,负责审理、裁决刑案与民商事诉讼”,“而且这些法院都配置有专职、专业的司法官,他们通常需要先通过司法考试,才得以出任司法官。”包拯,安徽人,字希仁,为人正直刚毅,进士及第后,“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他主持开封府工作时,执法严正,不避亲党,一时整肃。所以,古人云:“包之成名,莫要于知开封府”。后又任枢密副使。卒后,谥号“孝肃”,年六十四。《宋史》曰:“(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以至于京师百姓都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的家训和他的为人一样,不啰嗦,不抒情,短短三十多个字,但字字掷地有声,一字不苟,颇像法律条文。他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意思就是说,后代子孙做官的,如有贪赃枉法的,不能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能进祖坟。在传统中国,不能进祖坟,是很大的耻辱。“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不听我的话,就不是我的子孙。原文三十七字,下面签字时,包拯又补充道:“希望包珙把这段话刻在石块上,并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以告诫后代子孙。”“仰”,是旧时下行公文用语,表示命令。
欧阳修与包拯同朝为官,他对包拯颇有微词,认为他“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虽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司马光说他喜欢当面羞辱人,但却“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南宋王称说:“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亦皆绝之,人多惮其方严,仕已通显,奉已俭约,如布衣时。 ”这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尤其“故人亲党亦皆绝之”,真可谓“方严”了。
当然,包拯能够成为黑脸包公,也与他遇到了一位好皇帝有关。宋仁宗真宽仁主也。某种意义上,他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因此,对于包拯的刚直,他是可以容忍,并且能接受谏言。这是非常难得的。其实,这也是宋代的政治制度决定的。比包拯更敢直言的大臣,都能够被皇帝包容。北宋王禹偁说:“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南宋御史刘黻给皇帝说:“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宋朝的相权、台谏很大,可以驳回皇帝的旨意。这里是有一种权力制衡在的。而且,终宋一朝,政治最为宽容,士大夫与平民都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可惜的是,传统中国这种有高度现代化和民主意味的开明文官制,在宋亡之后,就再次复古回潮了。”
相关新闻
- 2021-09-10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 2021-09-10修身成仁 天下之正理
- 2021-09-10知足者存 贪心者尽
- 2021-09-1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