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和“小视频”,俨然是一个大晒场
【小识】
晒,就是置于光天化日之下。《说文解字》:“晒,暴也。”本来的意思,只是把湿的东西、返潮的东西置于阳光下晒干。但人们普遍认为,在阳光下暴晒,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和杀菌功效。
东晋名士郝隆,年轻时无书不读,素有博学之名。《世说新语》有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清代学者朱彝尊,读书过目不忘,通经史,能诗文,也有类似的故事流传:六月六日,袒腹露胸晒太阳,自谓“晒书”。显然,他们所谓的“晒书”,只想委婉地表明自己是饱学之士,有“诗书满腹”。如此“晒书”,不能不说是一种显摆,但也不能不佩服他们肚子里真的有货。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也是大腹便便,如果他们也于日中仰卧,谁会说他们是在“晒书”?有人敢说,有人敢信吗?
现在的“朋友圈”,俨然是一个大晒场;并驾齐驱的“小视频”,同样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晒颜值,有人晒肌肉;有人晒娃,有人晒老婆;有人晒厨艺,有人晒车技;有人晒舞姿,有人晒歌喉;有人晒诗,有人晒字……当然,人们也发现,有人晒幸福,有人则晒可怜;有人晒恩爱,有人则晒寂寞;有人晒休闲,有人则晒加班;有人晒见识,有人则晒隐私……总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想晒,什么都能晒,什么都敢晒。
有一种说法叫“见光死”。意思是,虚拟世界中的有些东西,一旦平移到现实环境中,就会灰飞烟灭。“朋友圈”和“小视频”中的各种“晒”,相当一部分其实只是在“灯光”之下,而不是在阳光之下,只有晒之名并无晒之实。
不要看晒得欢,有多少敢从手机中、电脑中出来,在真正的阳光下走两步?(尚之)
相关新闻
- 2022-02-17卡可以刷,脸可以刷,存在感也可以刷
- 2022-02-16更多的时候,葱“有点就行了”
- 2022-02-15不耍小聪明才是大智慧
- 2022-02-14家常菜,当然是家里做的最好,在家里吃着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