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无可救药的病,绝没有包治百病的药
【小识】
在手机上输入“药”字时,会同时出现一个颜色非常鲜艳的胶囊,一半红,一半黄,充满诱惑。原来我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了胶囊,良药也就不至于苦口了(这是不是也在启发我们,忠言也可以不必逆耳)。
胶囊不仅仅是为了不苦口,还为了方便服用,也有缓释的功能,从包装的意义上,也有吸人眼球的功能。顺便说一句,胶囊虽然不算过度包装,但药品领域的过度包装确实已经成了一个问题。
《说文解字》:“药,治病草。”“药”字从草,所以中药,也叫草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植物药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其中“凡得草属之可供医药者六百一十一种,分为十类︰曰山,曰芳,曰隰,曰毒,曰蔓,曰水,曰石,曰苔,曰杂,曰有名未用。”普通人见过的草,认得的草,其实是极其有限的。翻一翻《本草纲目》,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草都可以是药。传说李时珍和神农氏一样,也曾“遍尝百草”,也许在他的心目中,每一种草都可能是一种药。
有了病,才吃药;谁有病,谁吃药。其实,谁没有病呢?在医生眼里,几乎每个人都是病人。而在“神医”眼里,几乎每个人都要吃药。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叫做“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于是,其貌不扬的生茄子,屡见不鲜的绿豆汤,一夜之间就成了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你只要把一种东西当药吃,就一定会有副作用;本来没有病的,乱吃药也会吃出病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药到病除,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药不离身,可以算得上人生最大的无奈。
世界上有无可救药的病,绝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尚之)
- 2022-03-25文化之约 | 丹青不改是精神
- 2022-03-25历史文化源流 | 润物细无声
- 2022-03-24灰:“灰色心态”不能有
- 2022-03-23自:自命不凡者必然自我吹捧,自以为是者必然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