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得多了,才有见识,也才知道见识之局限
【小识】
《说文解字》:“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者,重复也。“多”就是由重复的“夕”字构成的。为什么要用“夕”字,而不用其他的字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相绎者,相引于无穷也。抽丝曰绎。夕绎叠韵。”说“夕”是“相绎”的意思,无非“夕”“绎”叠韵,因音而义。所以,“多”与“夕”的意思毫无关系,却与“绎”的意思密切相关。抽丝曰绎,像抽丝那样引而不绝,无穷无尽,就是“多”。你是不是想到了一句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一圈子绕回来,不容易。但另外一个说法,相比要简单得多。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引宋育仁之说:“夕而又朝,朝而又夕,相引无穷。”如果这样解释的话,断句似乎就应该是“夕者相绎也,故为多”。你是不是又会想到一句俗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甲骨文“多”字,像两块肉叠在一起。所以王国维说过:“多从二肉会意。”肉当然不是一般的肉,而是祭祀时的胙肉。分得一块尚不容易,分得两块自然就算多了。
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多了好,还是少了好,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汉王刘邦与韩信有一次对话。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韩信说“多多益善”是因为自负,结果却被事实先打了脸。
多少算多?对贪得无厌的人来说,再多都不算多。多少算少?对知足常乐的人来说,够了就算不少了。
多与少,也是辩证的。走得多了,才有经历,也才知道自己经历之局限;见得多了,才有见识,也才知道自己见识之局限;想得多了,才有思想,也才知道自己思想之局限。(尚之)
- 2022-04-18刺:批评要一针见血,说穿了就是要带点刺
- 2022-04-15宕:一个小失误,成就了宕昌人一个长久心愿
- 2022-04-14医:医者仁心
- 2022-04-13撇: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那样,从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