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公开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负面清单”
为预防和惩处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以严明纪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近日,庆阳市纪委监委制定并公开发布16项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负面清单,为精准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清单将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不遵守工作纪律等影响服务效能和机关形象的作风问题作为首条内容。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清单列出5项内容,分别是:部门主义、个人主义问题突出,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对工作“推脱绕阻”,对群众“生冷硬顶”;不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导致企业和群众多头跑、重复跑;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体外循环、明进暗不进、明放暗不放;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结果公开不及时、不全面,随意变更办事指南、增加要件或延长时限;“新官不理旧事”,涉企事项议而不决,既定政策落而不实,影响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有些在实际落实中打了折扣,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对此,清单列出3项负面情形:落实涉企政策、改革措施、项目资金等打折扣,设置障碍、增加条件、增设环节,办理相关审批及服务事项效率低、效果差;随意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违法设置或变相设置限制性条款,违规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克扣财物、设障刁难,损害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私自提高收费标准,变相增加企业负担,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中设定“霸王条款”,垄断服务、捆绑收费,指定中介机构有偿服务等。
针对企业执法方面的问题,诸如办理涉企案件严重超期,粗暴执法、选择性或随意性执法,对执法人员差别执法、恶意执法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监管不严等,清单也一一作出规定。
同时,市纪委监委将管理服务中的腐败问题清单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确规定了两种负面情形,分别为: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会员卡,索贿受贿、违规占用企业财物、接受利益输送;接受或暗示企业提供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安排或违规借用企业人员钱款、住房、车辆及有关财物等。
市纪委监委还公布了举报电话,欢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照“负面清单”,积极提供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供稿 樊翰琳 编辑 张丽敏)
- 2022-05-30兰州新区:以案促改补漏洞 整治国企领域腐败问题
- 2022-05-30天水市纪委监委:以高质量党建促业务提升
- 2022-05-30灵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 2022-05-27平凉:跟进监督 推动涉水问题整改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