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为民服务窗口
“我在厦门交的社保,却不能在厦门办退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前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女士庄阿姨。她告诉窗口工作人员自己辗转多地来到厦门工作,今年即将退休,却不能在厦门办理退休,对此非常不满意。
“社会保险业务不仅是表册上的一串数字,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带着这份同理心,海沧区社保中心养老失业科科长林慧娟把庄阿姨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并仔细查看她申请办理退休的材料。原来庄阿姨在厦门的社保账户为临时账户,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社保临时账户参保者是无法在参保地领取养老金的,参保者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领取养老金。林慧娟耐心细致地为庄阿姨做了解释说明,又帮她联系了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保、医保、档案管理等部门,为她详细了解户籍地办理退休所需的材料和手续。“即使不是在海沧区办理退休,您在办理退休手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来找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我能帮的一定帮。”林慧娟的热心帮助让庄阿姨很是感动,先前的不满一扫而空。
“作为窗口工作人员,我们与群众距离最近,要清楚知道群众想了解什么,还担心什么,在期盼什么。”从事社保工作二十多年,林慧娟始终谨记为民服务的初心,用心、用情、用法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守望与担当。2022年8月,林慧娟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其实,林慧娟与社保工作的缘分早在父辈就结下了。她的父亲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也是一名社保工作者,转业时正值厦门市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伊始,任务多工作重,社保数据还未实现信息化,只能依赖人工进行比对和核算。在林慧娟的记忆中,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在台灯下整理厚厚的社保材料,仔细核对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缴费数据。“这是父老乡亲的生活费、‘钱袋子’,不能有一星半点的马虎。”父亲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林慧娟逐渐理解了社保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大学毕业后,林慧娟也成为一名社保工作者,在服务窗口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没有什么能比群众顺利办完事情后的那一声‘谢谢’,更让我幸福了。”她办理相关业务4万余件,服务群众5万余人,收获了无数群众的感谢,也遇到过不少群众的不理解和不耐烦。可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窗口工作人员又怎能置身事外?为了不让办事群众跑冤枉路、办事难,林慧娟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针对办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她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一一寻找解决办法,并不断更新相关“政策问答库”,力争为大家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办事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全覆盖的基本实现,参保人数激增导致社保窗口业务量与日俱增,群众有时会排长队等待办理业务,这也成了提升社保窗口服务质量的“梗阻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林慧娟想出了“一窗双号”的办法,在遇到复杂件时,窗口接件后转后台人员协办,并同时呼叫下一个号,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大大缩短了群众在服务大厅的等候时间。
有一次,一位老人急匆匆来到社保窗口,焦急地说:“我早年下岗后辗转多地打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才发现个人档案在工厂搬迁过程中遗失,之前二十几年的工龄无法确认,这可怎么办?”
林慧娟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提请厦门市社保中心档案室协助查找工厂原始材料上的老人信息。同时,积极对接市档案馆,发函请求协查。几经周折,她终于找到了佐证老人参加工作的原始档案材料,找回了二十几年的工龄,老人的退休金每月多了近2000元。老人激动得连连道谢。
由于年代久远、原始材料缺失、确认工龄不易等原因,厦门的农场职工社保缴交工作一直是社保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2020年5月,林慧娟一头扎进厦门第一农场、海沧农场,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她耐心翻阅泛黄的资料,梳理整理数据。考虑到农场许多职工年龄大、有病在身行动不便,林慧娟和同事就在农场设服务专场,仅用8天时间,为2个农场948名职工全部完成面签。紧接着,她加班加点进行档案审查、账目复核。经过三个月的连续作战,林慧娟和同事圆满完成了农场948名职工缴交和707名职工待遇核算工作。
农场职工满怀感激地送来了“尽职尽责见担当、细心真心办实事”的锦旗,林慧娟不好意思地说:“政务服务中心的每一扇窗口都代表着政府形象,我们就是为群众服务的,再苦再累也要为群众服务好。”(本报通讯员 郑冬梅)
- 2023-02-06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
- 2023-02-06知责于心 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
- 2023-02-06新时代新征程 | 严查乡村振兴领域作风问题
- 2023-02-06深学习 实调研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