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时刻充满忧患,不是消极悲观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据载,晋悼公多次联合诸国伐郑,郑国归降后对晋国献上厚礼。晋悼公将部分礼物赏给有功的晋国卿魏绛,魏绛不敢居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劝谏悼公不要因胜利而自满,在平安稳定时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时时提高警觉。
未雨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鸱鸮》是周公写给周成王的一首寓言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说的是一种小鸟,在天未下雨之前就懂得衔取桑树根,缠绕巢穴,使巢更加坚固,以此提醒人们要防患于未然。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体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事预则立的经验智慧。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黄河滋养了农业,自古以来却从不是一条安流,“善淤、善决、善徙”是其特性,“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更是真实写照。人们在适应自然中观察规律,在逐水而居、春种秋收中顺应天时生存下来,忧患意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部分。翻阅古籍,《周易》就体现着浓郁的忧患意识,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概念相反相成,“自强不息”“安不忘危”“泰极生否”“朝乾夕惕”等表述发人深省;一部《诗经》,“忧”字多次出现,其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句,反复提醒人们心存戒惧、谨慎从事。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像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小心驶得万年船”“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等,都蕴含着劳动人民朴素的忧患意识,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时刻充满忧患,不是消极悲观,更不是灰心丧气。相反,忧患意识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人的意志屈从于天命时,对于世事与人生的变化便只有无尽的恐惧,何谈忧患与警觉;忧患意识内蕴着中华文化面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只有对未来有所期许的民族,才能在未来目标的观照下,敏锐洞察现实生活的矛盾变化,主动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风险。忧患在先,便会生出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便会激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两千多年来,从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反映的都是深怀忧患意识的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这种忧患与担当又进一步引发人们自觉地对未来的可能性进行预判,体现为一种前瞻性思维,最终落实为未雨绸缪的抉择与行动,“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谋先事则昌”等古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革命战争年代,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党中央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时代强音,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在党的七大上,“十七条困难”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掌握了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斗洪峰、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更加明白了“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意义。
“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无论面对胜利,还是面临挑战,深沉的忧患意识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给予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新征程上,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就一定能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 2023-02-15张堪:不贪恋财富的好官
- 2023-02-13孔奋:为官富庶之地,始终两袖清风
- 2023-02-09宣秉:皇帝设置专属坐席的监察官
- 2023-02-06祭彤:立大功不表功,不可无功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