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员决不能讳灾不报
【每日箴言】
河北旱早悉,河南熟可期。
乍观夏收谓,通省七分之。
是有粉饰意,那无严训辞。
救灾慎其讳,勤政者宜思。
——清•爱新觉罗•弘历《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二麦收成分数诗以志事》
【深意浅说】
写这首诗的人,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据说他一生写过十万首诗。从文学角度来说,诗无足观,但提到的事情还是很值得研究的。
这首诗的背景是,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情况,称彰德、卫辉、怀庆三府所属二十一县,因少雨歉收,其余八十七厅州县,各属收成仍有七分余,通计合算七分有余。乾隆觉得有粉饰讳灾意,因降旨申饬。圣旨大意是,各省偶因雨水短缺,收成歉薄,惟在牧民者随时补救,不让百姓流离失所,才算尽职。这次因穆和蔺奏章,再次降旨通谕各督抚,“务诫讳灾陋习,以副朕勤恤民隐之意”。
乾隆皇帝在另一首更长一些的诗中也写到:“设使重勘验,讳灾有必致。吾民其谁救,慎哉牧民吏。”意思差不多。
按照《饥饿的盛世》作者张宏杰的说法,乾隆皇帝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关心救灾赈灾的皇帝。乾隆多次说,“赈恤一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务”,告诫地方官员“第一应戒讳灾之念”。他当政几十年间,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向来督抚中失察挂误处分,朕常加宽免。或有讳灾之事,朕必重治其罪。”
那么,官员为什么要讳灾不报呢?
著名官箴书《居官寡过录》引用未留下姓名的一位地方官员的论述。他认为,地方官“既报之后,必要检踏,检踏有委员,则己不免有迎送之费;既验之后必行蠲免,蠲免无征比,则己又安有耗羡之资?利于民不利于官,故匿而不报者有矣。即或迫通弊,于百姓之号呼,不得已而具报,亦多浅淡其词,半含半吐,下以谢草野之哀求,上以俟宪台之裁夺”。意思是报灾之后,复查检验要迎来送往,需要大量的花费,蠲免赋税还让自己的陋规收入受到影响。报灾“利于民不利于官”,于是要么匿而不报,要么轻描淡写,含糊其辞。
于是官场“讳灾”成风。比如雍正年间的石文焯,担任河南巡抚时,遇到严重蝗灾,他却在奏折上吹嘘说全省各州县的蝗虫灾害已扑灭十之八九。他因为这次讳灾加上河南罢考事件影响,调任甘肃巡抚。雍正四年夏天,甘肃遭遇大旱,整个七月就下一场小雨,庄稼都被晒死了。而石文焯却借着这场小雨,给雍正谎报说,由于下了这场雨,甘肃已经是丰收在望了,这要归功皇上敬天爱民。连雍正都不信他的鬼话,在石文焯的奏折上直接写道:“经此一旱,何得可望丰收?似此粉饰之言,朕实厌观。”
又比如雍正时期著名大吏田文镜。他的发迹本来源于调查山西巡抚德音讳灾之事。德音谎报山西只有几个县受灾,不需要减免赋税,救灾也不影响山西全省赋税上缴。田文镜调查发现山西受灾面积极大,百姓民不聊生。德音直接被免职。
因调查山西灾情有功,本来要退休的田文镜被雍正破格提拔为封疆大吏,做到河南山东总督。但他遇上河南山东大水,百姓卖儿卖女、妻离子散的状况,怕影响政绩选择讳灾不报。雍正知道后打算拨款赈灾时,田文镜又奏称河南和山东两省府库盈余丰富,足够自己赈灾,不需要朝廷拨款赈济,同时还强征足额税赋上缴。
讳灾可以说是古代官场的常态。乾隆皇帝非常重视赈灾,对讳灾十分痛恨,即位不久就因隐匿灾情不报,罢免了甘肃巡抚许容的官。乾隆七年,两江总督那苏图也因汇报灾情不实而受到皇帝的严厉申饬,这些措施对官场“讳灾”现象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于今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刺叶高山栎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
简介:刺叶高山栎,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和叶入药,具有止泻痢、止血等功效。种子含淀粉,树皮、壳斗可提取栲胶。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0月。植株四季常绿,可培植盆景。木材材质极为坚硬,是优良的耐磨用材。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 2024-04-08为官不能忘本,自己也是百姓
- 2024-04-07诉讼多也不一定是坏事
- 2024-04-01官员应当更好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024-03-28慎交友 交益友 人生立世,不可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