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莫让土特产变了味

2024-04-22 09:19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4-22.png

  【每日箴言】

  云南大理府出石屏,官其地者,每劳民伤财,载以馈人。有李邦伯独寓意于送行诗,有云:“相思莫遣石屏赠,留刻南中德政碑”。河南土产蘑菇、线香,宦游者每取以馈当路。于肃愍公(即于谦)巡抚其地,绝无所取。有诗云:“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嗟夫!土有土产,民之灾也。

  ——清•王朗川,载陈弘谋《从政遗规》

  【深意浅说】

  正如于谦所说,地方土特产本来应该能为地方百姓造福,但反而成为地方百姓的祸害。在今天看来,名优土特产是一个地方的名片,甚至摇钱树。但古代不同。那时候如果地方有什么土特产,就要上贡朝廷,或者官员用于馈赠上级和朋友。朝廷的贡品当然是无偿的。而官员拿这些东西送礼,如果不是无偿取自民间,也经常是按照官价购买,实际上价格压得极低。遇到贪官,则直接向民间科派,无偿摊派。

  无论是上贡还是送礼,对于当地百姓来说,都是徒然增加了负担,得不到什么回报。那时候官府与百姓之间,根本不存在平等自愿的等价交换关系,凭权力向老百姓白取是当时的常态。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荔枝叹》的诗: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大意是,五里路、十里路设一驿站,运送荔枝的马匹,扬起满天灰尘,急如星火;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都知道,这是荔枝龙眼经过。飞快的车儿越过了重重高山,似隼鸟疾飞过海;到长安时,青枝绿叶,仿佛刚从树上摘采。宫中美人高兴地咧嘴一笑,那扬起的尘土,那飞溅的鲜血,千载后仍令人难以忘怀。永元年的荔枝来自交州,天宝年的荔枝来自涪州,人们到今天还恨不得生吃李林甫的肉,有谁把酒去祭奠唐伯游?

  人们恨不得吃李林甫的肉,是因为荔枝龙眼作为贡品献媚朝廷,李林甫是始作俑者。诗中所说的唐伯游,是汉和帝时的一个低级官员。汉朝时期就要求岭南岁贡荔枝,传送的人马死伤无数,过于劳民伤财。唐伯游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和帝,这才下令免贡。

  上贡荔枝龙眼使百姓负担极为沉重。苏轼向老天发出请愿:“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苏轼在诗中也谴责了宋朝的丁谓和蔡襄。他们在福建把武夷溪边的名茶粟粒芽,装笼加封进贡给官家,争新买宠各出巧意,也严重加重当地百姓负担。

  苏轼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旁观者,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写下这首揭露土特产上贡殃民的诗歌。明代正德年间,浙江富阳特产茶叶和鲥鱼,都被指定为贡品,导致百姓颇受其害。当时流传的《富阳民谣》,是受害群众发出的控诉:

  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

  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考掠无完肤。

  诗歌质问上天:“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诗歌祈祷富阳山崩摧、富阳江干枯,这样就不会出产茶和鱼了。

  当然并非所有官员都挖掘地方特产以上贡邀宠。于谦,这位写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官员,任河南巡抚时对于当地土产一毫不取,“清风两袖朝天去”,不给百姓增添痛苦,相当难得。

  (梁发芾)

  【人间草木】  

22-2.jpg

  名称:头花杜鹃

  分布:陇南、甘南、定西、临夏、兰州、白银、武威、张掖

  简介:头花杜鹃,常绿小灌木。枝繁叶茂,绮丽多姿,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篱的良好材料。花期4-6月,果期7-9月。枝、叶入药,可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