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你不亲近百姓,百姓怎会来亲近你?

2024-05-22 08:48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5-22.png

  【每日箴言】

  长民者不患民之不尊,而患民之不亲,尊则畏法,亲则感恩。欲民之服教,非亲不可。亲民之道,全在体恤民隐,惜民之力,节民之财。遇之以诚,示之以信,不觉官之可畏,而觉官之可感,斯有官民一体之象矣。民有求于官,官无不应,官有劳于民,民无不承。不然事急而使之,必有不应者,往往壤地相连,同一公事,而彼能立济,此卒无成,曰:“民实无良。”岂民之无良哉!亲与不亲之分殊也。官事缓急何常,故治以亲民为要。

  ——清•汪辉祖 《学治臆说》

  【深意浅说】

  州县官一般被认为是亲民官。所谓亲,主要是三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血亲,亲属;一个意思是亲爱,亲热;还有一个意思是亲自,亲力亲为。将州县官称作亲民之官,囊括了“亲”的三个意思。

  州县官被认为是百姓的父母,也叫父母官。父母是什么呢?父母是天下至为重要的血亲关系,是真正建立在血缘上的关系。虽然州县官与老百姓之间并没有这样的血亲关系,但是历史上通过拟制血亲的办法,把州县官定义为老百姓的父母。

  血亲关系最为原始、最为基础、最为紧密,孩子都是在父母亲的抚育下长大成人的,所以,父母亲与孩子最为亲爱亲近,孩子对父母也最为亲近亲爱。亲,由血缘关系的密切,引申为情感上的亲近和热爱。

  州县官既然是老百姓的父母,就要具备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州县官爱百姓、爱子民。作为子民的老百姓同样也会爱官员,这样就会实现官民一体之象,“民有求于官,官无不应,官有劳于民,民无不承”,形成良性互动。

  官民之间本来素昧平生,那么,怎样才能使素昧平生的官员真的爱民如子、视民如伤呢?官员具有视民如伤的情感,往往与官员从小受到的教养有关。一个人从小得到很好的教育,具有仁慈之心恻隐之心,他不忍看到任何人包括他治理下的老百姓受苦受难,更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手,把苦难带给他治理的百姓。这种仁慈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人们所说的天良。天良是从小培养教育出来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天良,要装也装不出来。但这样的官员,往往可遇不可求。

  要让拟制血亲产生天然血亲的亲近亲爱,最好的办法就是官民之间要互相亲近,要接触,要互动。人和人之间亲密亲爱关系的建立,并不主要依靠血缘关系。最亲的亲戚,平时不走动,也就疏远了;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经常打交道,走得很近,日久生情,也就有感情了。官员随时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亲自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老百姓有事情能够方便地找到官员,这样就可以通过亲近而产生亲爱的感情。久而久之,官员就会与百姓产生共情,会爱老百姓所爱,痛老百姓所痛。你亲近百姓,百姓也亲近你,这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相反,官员如果长久居住在戒备森严的衙门里,衙门由门丁哨兵严格把门,百姓找官员,却进不了大门。官员除了威风凛凛坐堂断案、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外,从来不与老百姓打交道。这样就是官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官。你不亲近百姓,百姓怎会亲近你?官员的发号施令,老百姓哪里能够踊跃遵行?这种情况下,官民之间实际上形同路人,亲民之说,也就只是说说而已了。

  (梁发芾)

  【人间草木】

22-2.jpg

  名称:毛芋头薯蓣

  分布:陇南

  简介:毛芋头薯蓣,草质藤本。花期7-9月,果期9-11月。块茎入药,具有止痛补虚、舒筋壮骨、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软、萎弱无力、肢麻拘挛、筋骨疼痛等症。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