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好口碑何须立碑建祠

2024-05-28 09:45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5-28.png

  【每日箴言】

  前官果有美政,地方愿为立碑建祠,我辈当怂恿其成。若人品政事,公论所弃,但因其赫奕,我首倡议建,目前虽为奇货,恐日后因之为累。

  ——明•余自强《治谱》

  【深意浅说】

  大意是说,作为继任官员,对于有良好政声的前任,如果地方百姓愿意给他立“去思碑”建生祠,就应该顺水推舟,怂恿促成。如果人品政声不行,继任官员首倡建立,日后恐怕也会被牵累。

  官场上,后任与前任的关系,往往复杂微妙。如果地方士绅百姓要为前任官员立碑建祠,后任官员推动促成,似乎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既顺应了老百姓对官员的爱戴之情,也好在自己离任时,让后任依样画葫芦。不过立碑建祠也得看看前任的人品政声。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老百姓的口碑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把口碑固化下来,成为一种留得住的记忆,刻石立碑就是重要的方法。官员离任,老百姓为官员立碑建祠,那荣耀显然比口碑更为实在。古代官员当然深谙此道,离任者千方百计要让人立碑建祠,现任官员也乐见其成。久而久之,这些仪式就演化成一种官场习俗。

  给有政绩爱百姓的官员立碑,请高人写一篇歌功颂德、妙笔生花的文章,找一块坚固的石头,请书家书写,请石匠刻石,这样就可永垂不朽了。生祠是活人的纪念堂,建生祠需要一个屋舍,里面要塑造祠主的形象或画像,要接受人们的跪拜、祭祀、焚香、祈福。活人享受这样的祭祀,今天看来是不是有些荒诞?但在古代确实是非常堂皇地去做的。如唐朝义胜军节度使董昌建生祠于越州,董昌还吹牛说,有人在生祠里祭祀奉献酒肉时,他能享受这些酒肉,当时就醉了。而明朝魏忠贤在全国建了上百座规模宏大的生祠,在历史上可谓登峰造极。

  古代对于官员立碑建祠,都有规定,虽然近两千年中,具体规定有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现任官员不准立碑建祠是底线,违者要处分。但不管有什么禁令,出名心切的官员,还是前赴后继要立碑建祠。

  虽然有些立碑建祠确实出于百姓的真心,但并非全部如此。如唐代郑浣担任考功员外郎时发现,“刺史有驱迫人吏上言政绩,请刊石纪政者”,郑浣探访勘验,得其实情,拒绝授碑。清朝嘉庆皇帝曾有上谕说:“近闻各省督抚有未经去任,而德政碑早已建竖辕门者,此不过属员强令百姓敛资勒石,藉以为献媚逢迎之具,于吏治、官方大有关系。”

  清朝一位叫做朱绂的御史曾奏请放宽地方官修建去思碑的例禁,嘉庆训斥他“所见甚属非是”。皇帝认为,“守令职司民牧,分应廉洁自矢,抚字为怀。果有善政及民,自必口碑载道,阅久流传。原不假区区制衣勒碑,粉饰虚声”。意思是太守县令替皇帝治理老百姓,应该廉洁自律,如果真的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也会载于口碑永久流传,并不需要刻在石头上虚假粉饰。嘉庆皇帝还以一些官员曾经强令下属和百姓给离任官员送万民伞等例子说明,这类做法根本不足以证明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爱戴,只是官员的欺世盗名、沽名钓誉。

  所以,对于古代很多以百姓爱戴的名义建立的碑祠,不必过分当真。

  (梁发芾)

  【人间草木】

28-2.jpg

  名称:武当玉兰

  分布:陇南

  简介:武当玉兰,落叶乔木。树形高大美观,树冠宽广,花大美丽,为优良庭园树种,也可作行道树。花期3-4月,果期8-9月。树皮和花蕾入药,树皮有温中下气、化湿行滞等功效,花蕾有祛风散寒、通窍等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