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4-06-20 10:3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7.jpg

  近日,“长江-密西西比河”中美青年交流活动在湖北举行,40余名中美青年走进湖北省十堰市、武汉市和宜昌市,感受荆楚文化。图为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交流活动成员展示剪纸成果。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特邀嘉宾

  于运全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张百新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姜 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文明赤字等全球性挑战和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强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才能夯实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为此,本报记者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发展方向?

  姜飞:文化和文明的内涵,可以这样理解: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性成果;而文化,则是基于文明成果之上,特定主体所创造出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历史性地看,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态势,许多文明成果走过了一个“文化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被特定的主体精神化、普遍化,甚至全球化;过程性地看,特定阶段的文化成果也在历史的见证下走过了一个“文明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被历史和人民检验正确的文化思想和政策融入到人类历史文明的范畴而被学习、被复制。“中国式现代化”融汇了文明和文化两个维度的内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文明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化”的丰富有机体,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对于人类传统文明的学习和超越,对于现代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张百新: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相互交往、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如今已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阐明的:“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文明、文化领域亦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创造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深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深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可以从准确把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和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入手。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那些寻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非西方道路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强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路径,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华文明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应该也完全能够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使其美美与共。

  于运全:中国是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和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文明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演进中,始终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原则,广泛吸纳世界先进文明。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承创新始终坚持为人类文明的演进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体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对此如何理解?

  于运全: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就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种倾向是把“中西之争”归入“古今之争”,认为中国文化已经过时,西方文化代表现代化的方向,因此需要批判中国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另一种倾向是把“古今之争”化为“中西之争”,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别只是民族性的差别,即便学习西方现代文化的长处,也要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根本。两种倾向共同的问题,在于其背后的文化还原论预设,即认为有一种凝固不变的文化样式。但是,文化恰恰是在相互交往交流中不断演变、动态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基本遵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中华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古今之争”可以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破解“古今之争”,我们要做到“不复古”“不守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独具特性,又海纳百川,蕴含与其他文化交流对话的开放性包容性。破解“中西之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知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跨文化对话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抱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初心,寻求不同文明、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推动多元文化和合共生,推进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答案。

  张百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论断,廓清了长久以来对这个问题的模糊认识,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贯通历史和现实、连接中国和世界,鲜明提炼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这一概括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之久,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是因为我们从不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割断精神命脉,使其精神本源始终扎根中华沃土中,根深叶茂。同时,我们也一直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与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更是以开放、理性的姿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站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其核心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姜飞: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思想性公共产品。其核心内容是四个“共同倡导”,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议应时而生。全球文明倡议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既重视文明传承,又鉴往知来,合力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全球文明倡议的重大意义在于,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逻辑下的实践,既反映了全球需要安全、需要发展、更需要交流的意愿,也进一步体现出中国的贡献——打破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以谦逊平和的姿态拥抱世界,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实现。

  张百新:近些年来,一些所谓“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而旧调重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全球文明倡议既在倡导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中肯定了各种文明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在倡导尊重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人文交流中丰富了人类文明发展路径。文明互鉴为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重扬平等的全球文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的实践,更是迈出了关键一步,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赞赏。近日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刊文指出:“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在建设过程中选择几乎完全避免战争。这很大程度上与2000多年来历史相一致,中国在历史上避免战争的行为比欧洲更加显著。中国不轰炸别人,而是建设、建设、建设。结果是惊人的,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他分析说:“中国有着异常悠久、连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如今,北京深知历史的重要性,北京研究历史,并不断加以借鉴。”

  记者: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于运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也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三年来相关部门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一系列部署行动,我国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变乱交织加剧、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关头,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世界更加需要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因此,需加快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不断提高中国制度和实践的说服力,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吸引力,强化中国理论和思想的阐释力。具体来说,应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有效统筹资源力量,充分发挥集合效应,加快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思想传播为引领,夯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基础;以议题设置为突破,增强国际传播工作主动性;以交流互鉴为路径,提升国际传播工作的价值引领;以技术应用为动力,深化国际传播融合发展;以复调传播为方法,奏响国际传播的交响曲。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战略规划设计,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姜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首先,要明晰国际传播的形势再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局面已实现“局部破局”“于我向好”的方向转型。中国的国际传播正处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其次,作为总体逻辑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三大倡议的提出和践行,为更广泛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道德和学理制高点,对于由此在全球舆论场上所开辟出来的、针对中国认知提升的窗口期,有必要深入研判,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再次,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进一步超越文化边界,讲好世界故事,同时讲好中国故事,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最后,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国际传播事业当作一项长期工程全面把握、高效提升,高质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本报记者 王霞 )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