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严防衙蠹害民

2024-08-01 08:53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8-1.png

  【每日箴言】

  衙门中必有人役,如吏书专供掌记,快手听差,皂隶刑杖,体不可废。然此辈聪明不用以奉法,而用以舞文,精神不用以效劳,而用以罔利。略假笑颦,便生威福。潜窥动静,巧弄机关。炀灶为奸,凭城作祟。到任后,役数只须遵例,共有差役需人者,用雇役之法,须要逐一点查,择其可留而不得不留者留之。其余或系犯法革退,复向署官钻入者,或虽系新入而于京制定数溢额太多者,俱要革汰,不可姑容。盖衙门少一役,民间少一蠹矣。

  ——清•胡衍虞 《居官寡过录》

  【深意浅说】

  蠹,就是蛀虫。古代人们将衙门中危害百姓的不同人物,都用特定的词汇予以形容,如贪官、劣幕、滑吏、奸胥、蠹役。滑吏奸胥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又叫污吏。对于衙役,往往用“蠹”去形容,一般说到衙蠹、蠹衙、蠹役之类,都是指盘踞衙门啮噬百姓的衙役。四川巴县知县刘衡就写到:“卑职前在家乡,亲见衙蠹之害民,甚于盗贼。”他认为“安民之道,除蠹为先”。

  明清州县衙门有三班衙役,即皂班、捕班和壮班,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能归入三班的杂役。三班中皂班和捕班尤其作孽深重。一个县这类衙役一般有数百人至数千人不等,包括正役、帮役,还有白役。正役是有编制的,帮役和白役是临时工。州县政府并不给他们工钱,“专事敲诈勒索为其唯一之生活费”。

  清朝郯城知县黄六鸿认为,“盗与捕,乃踪迹潜通,相为表里者也”“捕役之辈皆赖匪流以为衣食,大盗贡其常例,小窃纳其月钱”。盗捕一家,平时捕役庇护盗匪,上面对于缉盗催得紧急时,捕快往往和盗匪一起诬良为盗,把好人诬陷为强盗抓去交差。

  除了捕役与强盗勾结之外,还有一些办案的衙役无限攀扯勾连,将无辜百姓牵涉到案件中,以此漫无边际地勒索费用。他们办案惯用“开花”手段,比如,一人涉案,就把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岳父女婿、舅舅外甥等远亲近邻尽可能牵扯进来。凡是被牵扯的人,就要被锁起来拘押,接受审讯,遭受严刑拷打,被勒索钱财,甚至被诬陷定罪。

  捕役为非经制衙役,有官员建议完全裁撤捕役。雍正四年,江东巡抚张凯曾奏请革除捕役:“州县捕盗设有捕快一役,不载经制,《全书》并无工食,充此役者,率皆市井无赖,承辑盗贼,每多纵盗扳两之弊。请一概革除。”这一建议未被采纳,朝廷默许州县捕役存在,但也没有明确给予合法地位。

  四川巴县知县刘衡深知蠹役之害,上任后只留经制数十名,其余概行革黜。留下来的,他还榜示城乡,载明“此榜无名者,俱系革黜”字样。他严禁“开花”办案,遇到命案,就亲自前去验尸,只带一个仵作,从不带其他衙役下乡。

  郯城知县黄六鸿上任当日,在城隍庙集合衙役点名,将一些他所掌握的作恶多端的衙役,当场杖责,共20余人受杖,其中5人在杖责后被黜革。他还严词申儆那些积年头役,以及为豪棍做党羽的衙役,众人都吓得面如土色,汗如雨下。

  在刘衡黄六鸿这样严厉打击、裁革衙蠹下,衙役作恶的情况才得到遏制。

  (梁发芾)

  【人间草木】

1-2t.jpg

  名称:河北假报春

  分布:陇南、甘南

  简介:河北假报春,多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7-9月。叶片基部心形,羽状分裂,裂片具不整齐深锯齿,花色艳丽,花型奇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