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知礼节 衣食足知荣辱
【每日箴言】
保庶之法,唯有教养二端。衣食足而后礼义兴教,教不先养。
——清•潘杓灿《未信编》
【深意浅说】
古代地方官员对于百姓的职责,总括起来只有两个字:教养。明清时期指导官员做官的大量官箴书,都强调这一点。
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有:“司牧之道,教养兼资。”袁守定《图民录》说:“粤稽古盛时,刑以弼教,政在养民。教养二字,诚治民之全策。州县为亲民之官,此二字亟应讲求,不可以为迂阔而置之也。”李容《司牧宝鉴》说:“守令之职,不出教养二端。”
古代把地方长官尤其县令叫做“父母官”,其原因就在于那时候认为,地方官员要像父亲一样教民,像母亲一样养民。清朝在共城当过县令的周际华在《民之父母辨》中说:“父之为言矩也,以矩率人,德主于教,故父之。母之为言牧也,以恩牧人,德主于养,故母之。惟教养备至者,然后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实至名归。”
显然,认为古代地方官员的职责就是“教养”,大家都没有疑问。但是,教和养的优先性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袁守定认为:“为治以教为本,只随人随事随时随地,谆谆教诲,民自感化。所谓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陈宏谋在《学仕遗规》中说:“为政之本,风化是先。”陈宏谋是清朝名臣,封疆大吏,当官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有风行一时的《从政遗规》《学仕遗规》等指导官员士大夫的著作,其思想颇具影响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代所谓教养的教,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教育,兴办学校,提高文化水平。袁守定说:“夫教非课试之谓,而导迪之使一于善也。”所谓教,就是教化,维护风化,推行纲常礼教,严格按照等级秩序管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还严厉管控所有涉及风化的文学艺术演出和作品。
显然,在明清时期,关于教养的优先性争论中,理学家们的主流思想,是以教为先,以教为主。但如果考察正统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对正统儒学的颠覆。
让我们看看儒家的论述。
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先让老百姓富裕,再教育教化,孔子还强调,这是治国之本。
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才容易教而为善。
荀子说得更清楚:“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孔子、孟子、荀子都一致认为,治理百姓,首先要让他们有饭吃,然后才可推行教化。管子虽然不是儒家,但同样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而到了明清时期,标榜孔门继承人的理学家和官员,却颠覆性地认为推行教化重于发展经济。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的官员们,对于发展经济漠不关心,却热衷于维护风化,维护纲常秩序。潘杓灿这样强调“教不先养”,成为官员中的少数,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白花枝子花
分布:兰州、天水、陇南、定西、陇东、河西、临夏、甘南
简介: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花期6-8月。中等饲用植物,其花为较好的辅助蜜源植物。全草入药,有镇咳平喘作用。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 2024-08-08打铁须得自身硬
- 2024-08-07不要交结小人
- 2024-08-06征税一丝一毫也不能妄取
- 2024-08-05“简”述廉洁 | 两千年前的官员任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