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官员不可沉溺于声色宴饮

2024-08-12 08:3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8-12.png

  【每日箴言】

  今日自一命以上,孰不知作邑之难。既知其难,要当专心致志,朝夕以思,自邑事外,一毫不可经意,如声色饮燕不急之务,宜一切屏去。盖人之精力有限,溺于声色燕饮则精力必减,意气必昏,肢体必倦,虽欲勤于政而力不逮,故事必废弛,而吏得以乘间为欺。昔刘元明政为天下第一,问其故,则不过曰:“日食一升饭,不饮酒,为作县第一策。”诚哉是言。

  ——宋•陈襄  《州县提纲》

  【深意浅说】

  上文中的“作邑”,就是做县令。

  古代官员喜欢宴饮。不少官员本身没有什么政绩,却以善饮豪饮而青史留名。士风也以能饮酒为高雅。官场迎来送往中,宴会招待,饮酒赋诗,都是标配。陈襄提醒应该摒去一切声色饮宴,因为那时候二者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饮宴必然伴随声色。

  官场灯红酒绿,夜夜笙歌,耗费的是民脂民膏。美酒主要是粮食酿造的,老百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何其辛苦?官员宴饮的美酒,哪样不是来自老百姓的奉献?沉溺饮酒,耗费精力,官员哪有工夫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很多官箴书都劝告官员不要留恋宴饮,尽量少饮酒。陈襄在这里引用刘元明的经验之谈,认为当县长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饮酒。刘元明是南北朝刘宋时人,历任建康、山阴县令,史载“政事为天下第一”。

  清朝方大湜在《平平言》中说:“燕会劝客,不过聊示敬客之意。客如不饮,不必苦劝,盖酒量大小不一,过量则醉,醉则语言颠倒,举止失常,时而嬉笑,时而怒骂,时而号咷,甚至大呕大吐,如患重病,且有倒卧地下,不省人事者,酒以合欢,必令其丑态百出,殊属无谓。”

  显然,在方大湜那时候,官场就流行劝酒。酒场上,如果主人没有苦劝,客人会觉得主人待客不够诚心。客人没有喝醉,主人就觉得没有尽到待客礼数。于是酒场苦劝之风很盛,官员酒醉丑态百出也是常态。方大湜告诉人们,这种风尚实际上非常没有意思。

  清朝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说:“夫有司统理一州一邑之刑名钱谷,举凡百姓之利弊,政事之张弛,靡不躬亲计虑,以期无疏略阙失之忧。是则朝久之梦寐,饮食犹未遑安饱,而况博奕之戏,杯觞之宴乐乎?”

  意思是地方官员治理一方,事情很多,连吃饭都顾不上,哪有闲心闲暇赌博饮酒?黄六鸿还说,晚上畅饮酣歌,早上都醒不过来,“岂不得谓之废时失事乎哉?故鸿愿司民牧者,效坡公之不奕棋,大禹之恶旨酒可也”,他希望天下的地方长官,应该学习苏东坡不下棋、大禹不喝酒的作风。

  黄六鸿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苏东坡不下棋,二是大禹厌恶美酒。关于大禹不饮酒的典故,孟子说:“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战国策》有云:“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意思是说,仪狄善于酿酒,将美酒献给大禹,大禹喝醉了,醒来以后,知道是用粮食酿造的,非常生气,不但禁绝了旨酒,而且疏远了仪狄。禹还告诫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人,虽然基于本能也喜欢美酒,但他清醒地认识到美酒的腐蚀性,不但自己戒酒,还疏远酿酒的人,并预见到以后必然有人会因为嗜酒而亡国,警示沉溺美酒的严重后果。大禹的警示,今天还是很有意义的。

  (梁发芾)

  【人间草木】

12-2.jpg

  名称:百蕊草 

  分布:兰州、白银、天水、陇南、临夏、定西、甘南

  简介:百蕊草,多年生草本。花期4-5月,果期6-7月。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