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新视野 | 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观

2024-08-13 08:3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作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活动的动因和最终目的,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标准或尺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六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需要,采取得力措施满足人民需要,把人民需要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把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把是否真正满足人民需要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伟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在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创立的,也是在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实践中获得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用其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努力探索满足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需要的路径,提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标识。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出发,把需要放到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进行研究,从而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决定着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他认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人的生命表现的完整性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没有需要的主体是非现实的主体,只能在神话中去寻找。主体正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才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着主体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由于人要生存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才去进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和宗教等观点,也就是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因此,需要是人的生存与进行生产活动的中介,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需要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观点。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所谓需要是生命物质对于影响自身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状态的把握。人的需要源自于对自身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所需条件的期待,丰富和发展于对自身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所需条件的追求。这就是说,需要开始于生物机体,随着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诞生,生物的需要就发展为人的需要。人类在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并不断创造新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丰富和发展人类自己。不断产生需要和不断满足需要,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和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人的需要是自觉的,满足需要的手段是积极主动的、变化创新的;是由其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因而是丰富多彩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马克思曾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得到满足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

  人的需要是人对自身缺失状态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在全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目的性是支配调节其活动的内在机制。人的活动都具有预期的目的性,决定着人的需要具有将眼前和长远、个体与群体、生存与发展统一起来的自觉性。需要在结构上不再是平面的,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网络;需要的满足不单纯靠自然的恩赐,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人的需要会越来越多,满足需要的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表现为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与不断满足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从事价值活动的过程。

  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正是由于客观世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才促使人们通过劳动改变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具有一种本能上的相互交往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决定着人们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仅如此,人的需要的产生、内容、满足的方式又都要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水平和社会关系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需要的发展程度。需要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它始终体现着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提供的思想方法

  总体来说,所谓需要是主体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状况而生成的对其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或期待状态的观念性把握。学习马克思主义需要观,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需要具有客观性,群众的正当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毫无疑问,需要的主体是人。离开主体来谈需要,就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尽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主体的需要具有差异性,但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其需要必须借助于需要客体来得到满足,否则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受到影响。同时,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都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正是在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有哪些需要,人的需要用什么方式来满足又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的需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第二,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面对需要选择的多种困境,以特定阶段的基本需要为核心,遵循需要满足的先后顺序构建起来的体系就是需要迫切度。需要选择是人们按照某种价值标准在需要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需要及其满足需要的活动等进行的选择过程,它包括需要目标、需要满足所依赖的条件、需要满足的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选择需要是很艰难的,中国古人就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来比喻需要选择的困境。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需要选择是多重的,如公共需要和个体需要、长远需要和当前需要、平时需要和临时需要、生存需要与奢侈需要,等等。如何处理好这里所提及的每一对需要?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度上给予合理安排、在资源上给予充分保证,使各种需要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推动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在满足群众需要过程中,通过制度安排引导和规范群众的消费行为,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需要满足既是需要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需要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从理论上讲,需要期待得到满足,这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需要应该得到满足,这是人们幸福感的来源;需要必须得到满足,这是人们努力拼搏的根本目的。需要满足有五个特点:一是具体性。人的需要是具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需要。通常可以把人的需要分成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这就有了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二是条件性。需要能否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直接受制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这就使需要的满足具有了条件性。三是相对性。就是说,人们对需要满足是相对于熟人来进行评价的,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本性,即人们需要归属感、价值认同和能力承认。四是提升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的内容在变化,实现方式也在变化。每一个时代的人、每一个地区的人,都在不断重新设立需要满足的标准,都在不断重新构建需要满足的评价体系。五是多维度性。人的需要是多维度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需要的满足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或许正是多维度的需要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满足,才使人感到快乐和幸福。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者 阮青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