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新视野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08-20 10: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为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和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摒弃了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是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领的生产力跃迁。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所呈现出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手段,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而绿色发展强调将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内化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从而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经济产出。绿色生产力同样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因此,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高度统一,一体两面。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正是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重要体现。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而资源环境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之一。如碳排放权交易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创新发展,激励了市场主体技术创新,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绿色生产力同样强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含“绿”量更高的劳动资料(如数智化升级的高端精密仪器和智能设备,以及低能耗、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比例,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硬件支持。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这种协调发展的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现出其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例如,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还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的绿色动能。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支撑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重点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五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三大环节,全面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转型进一步明确思路、方向和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还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总的来说,科技创新在支撑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绿色供给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稳步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新质生产力引领了绿色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从多方面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传统制造业得到调整和优化,过剩产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先进制造业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则不断发展壮大,这都有助于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也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各类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自身具有绿色属性,还通过创新驱动,促进绿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共进。

  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生产方式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资源加工和转化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例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国火电机组的煤耗也显著降低,这些都体现了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2023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较2012年提高了60%以上。同时,科技创新支撑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3.8%。

  持续增强绿色供给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绿色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例如,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连续多年居于全球领先位置,液化天然气、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不断融合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经济发展向着绿色发展迈进。

  进一步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的路径选择

  进一步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战略任务,需要从绿色技术创新力、绿色经济增加力、生态系统承载力、人才政策保障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融合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找准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着力点。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市场和企业出题目、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科研院所精心研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政府搭建平台和政策支持等方式,构建政产学研金一体化的创新格局,加速绿色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攻克绿色技术难题,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提升绿色技术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与互联互通,加快创新成果的跨区域转化,消除“孤岛现象”。比如“东数西算”工程就是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满足东部算力需求,实现绿色算力的一体化协同。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大力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造绿色新兴产业链群,如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同时,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推动传统产业链关键企业数智化改造,带动上下游整体推进绿色化、低碳化转型。要构建绿色产业链,推动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绿色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牵住产业园区这个“牛鼻子”,抓住大宗固体废弃物这个“老大难”,开发好再生资源这个“新矿山”,利用好生活垃圾这个“绿能源”,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

  持续增强生态系统承载力。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允许其开发权、收益权按合理价格流转,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国土功能区规划为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科学测算各类自然资源的承载限度,并按承载限度动态调整自然资源的开发量和开发方式。要完善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积极推进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环境容量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国土绿化、森林养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建设,重塑可持续发展的涵养空间。

  优化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力。要加强绿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为绿色转型提供人才支撑。要制定和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绿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为绿色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提供法律保障。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产品等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倾斜,推动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和市场需求,激发企业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绿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作者 徐晓明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