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沉迷玩乐必然耽误政事
【每日箴言】
为官好演戏剧,最是误事。要知民望于我者甚众,衙内多一日宴乐,外间即多一日愁苦。况费昼夜,费廉俸,费庖厨物命,费仆役张罗铺设,且尽人赴热闹场中,火烛堪虞,奴婢奸盗易起,更人己两损也。
——清•叶镇 《作吏要言》
【深意浅说】
自从元朝杂剧兴起后,戏剧这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就在中国大地上生根了。此后的很多官员都非常喜欢戏曲,不但自己欣赏,甚至还会养戏班子,不但用于自己娱乐,还用来招待客人。比如现实主义巨著《金瓶梅》中暴发户西门庆,不但自己非常喜欢在娱乐宴会上听曲,还自家组织了一个戏班。西门庆的故事可以说是明朝现实的真实反映。
清朝官员爱好戏曲之风,比明朝更为炽烈。清末民政部尚书善耆,酷嗜戏剧,竟至堂上办公时高唱。一次衙参,下属刚要禀报公务,“善耆忽一声倒板,四座害骇,久之乃引散。”善耆府中建有戏台,他常令僚属陪他排戏,对自己喜欢的戏友,还提升官职。如善耆的部下、副参领名将韩氏兄弟常到他家中研讨戏艺,于是他提拔韩秀峰为正参领。
清末新建县县令汪以诚平时不理政务,“专主版剧政”,被人称为“戏提调”。有人作对戏嘲之:“以酒为缘,以色为缘,十二时买笑追欢,永夕永朝酣大梦;诚心看戏,诚意听戏,四九旦登场夺锦,双鳞双凤共销魂。”横批:“汪洋欲海”。
官员爱好戏曲,作为私人爱好,自然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公私不分的帝制时期,一个官员爱好戏曲,免不了公款唱戏,浪费巨额民膏民脂。长官爱好戏曲,下面不免有人投其所好,钻营投机,而且官员沉溺听戏,耗费精力,哪有时间心思操心公务?
晚清在甘肃担任过布政使的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的记述就完全印证了官员爱好戏曲的上述弊端。
陕甘总督乐斌,是奕詝的好友。奕詝当了皇帝(咸丰)后,任命乐斌为陕甘总督。乐斌喜欢悠游唱戏,好结交狐朋狗友,以争艳逐欢为人生乐事。他到甘肃后,喜欢上了周姓小吏的妻子,因为她擅音律,会唱戏,舞姿妙曼。
张集馨写到:“乐斌性耽音乐。甘肃音乐,系伊凉之声,叫嚣喧呶,极不可耐,每听一次,三日耳聋。乐斌署中,每月必演唱数次。近城民间演戏,乐斌即于城墙上马道坐观。”因为总督喜欢看戏,下属就总找各种机会唱戏,请总督赏光,借此取悦。乐斌也无不到场。张集馨也曾多次陪乐斌看戏,还不得不于每年春秋时节,请客演戏,“惟请乐督,非戏不欢,故不得不仰承宪意”。张集馨是甘肃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有一次,下面送上来审批报销的演戏费用竟高达9000两白银。
乐斌朋友甚多,往来如织,每有人到兰州,他就要在布政使衙门设席演戏。张集馨写到:“属员相率效尤,俱尚浮靡。而藩臬两署笙歌 ,竟无虚月。固系鼓吹休明,而时事艰难,兵丁枵腹,我辈酣嬉淋漓,直至丑正寅出,主客不散。夏日几及天明。冬日严寒,仆从忍冻,立于风雪之中,彻夜伺候。而欲不被恶名,其可得乎?”为了招待这些八方来客,乐斌还专门从布政使司的闲置公款中提出一万两银子,交给商人“发商生息”,利息用于乐斌的酒席演戏的招待费。
乐斌治甘,毫无政绩。沉溺听戏,玩物丧志,乐斌可谓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互叶醉鱼草
分布:兰州、甘南、陇南、天水、定西、陇东、武威、临夏
简介:互叶醉鱼草,灌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花期5-7月,果期7-10月。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作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布置花坛或盆栽观赏。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 2024-08-28处理纠纷不能有“受害人有罪论”偏见
- 2024-08-27肉体惩罚是落后的管理方式
- 2024-08-26为敢担当的官员撑腰鼓劲
- 2024-08-23官官相护则正气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