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当官如何尽孝?

2024-09-06 08:45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箴历日历9-6.png

  【每日箴言】

  近世谓居高位,享大爵,为显亲之孝。不知《孝经》明言:“立身行道,方是扬名显亲”,并无爵位之说。不然,何古今有爵位者多,而以孝称者寡也?居高位,享大爵,其势其力,可以广行孝道,何以不愧于孝者不概见,更有因此而多不孝之行,反不如食贫居贱者之无愧于孝?此有位者益可愧也。 

  ——清·陈宏谋《学仕遗规》

  【深意浅说】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关于什么是孝,历史上争论很多,但总而言之,大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物质上奉养父母,另一个方面是精神上愉悦父母。晚辈们努力让老人不缺吃不缺穿,心情又愉快,当然是最好的孝了。

  当高官,享显爵,是不是就是尽孝?一般人都认为这也是尽孝,属于光宗耀祖、让父母精神愉悦的事情。陈宏谋按照《孝经》的定义,认为这不属于尽孝。之所以有这种争议,主要是看从主观动机还是客观后果来定义尽孝。如果从主观动机定义,那么,一些做高官的,如果内心并无尽孝的动机,即使父母由此而过着很优裕的生活,那也不是尽孝。而从客观后果来定义,如果父母从儿子的高官厚禄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那就是尽孝。

  古代说,忠孝不能两全,服务君主,选择出仕,不能承欢膝下,自然不能说是尽孝。但是,家贫亲老,有当官赚取俸禄的机会而不去当官,让父母啼饥号寒,这难道是孝道?所以,古代就认为,家贫亲老而不去当官,是与没有后代、断绝香火一样的大不孝行为。

  当时,“居高位,享大爵”,不但能够以丰厚收入让父母过上优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也因为身居高位,享有荣华富贵,光宗耀祖。按照古代的制度,官当到一定程度,皇帝就要封赠他们的父祖,赐予官员父母、祖先与妻室爵位名号。存者称封,已死称赠。封赠先世,起自晋、宋,大抵封赠一代,极少延及祖父,唐末以后,宰相贵臣方追赠三代。明、清文武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八九品只封本人,亦按不同品级封赠其妻以不同名号,一般在有庆典时封赠。显然,官越大,爵越高,得到的封赠就越隆重体面,能够给父母带来的精神享受就越大。

  由此可见,在古代,一个人当了官,尤其当了大官,无论他自己是否具有发自内心的孝心,而客观上确实实现了尽孝的效果。父母既由儿子的俸禄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也由儿子的社会地位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虽然当官的儿子并不一定能够随时承欢膝下,但父母们的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

  但是,宦海风云不定,只有平平安安才是真正的尽孝。如果哪天出了事,不但当官者自身不保,弄不好株连三族九族,父母亲也会被治罪坐牢。这种情况下,官员就不会被认为是孝子,而是逆子。一个官员如果确实要为父母安全考虑,他必定会非常小心谨慎地做官。他可能奉公守法,不敢贪赃枉法,这当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为了不连累父母,他也可能谨小慎微,八面玲珑,不得罪任何人,不敢有任何担当,像清朝的曹振镛那样,“多磕头,少说话”,没有任何主见,没有任何作为,只求当一个太太平平的官员,实际上沦为贾宝玉讥讽的禄蠹。这种状态下,他确实为双亲尽孝了,却很难说为国尽忠了,这也印证了古代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

  (梁发芾)

  【人间草木】

6-2.png

  名称:成层石松 

  分布:陇南、甘南

  简介:成层石松,多年生植物。全草入药,具有利尿解热、清火祛湿的功效,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