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皮里阳秋 | 可以含蓄委婉,但一定不能混淆是非

2025-02-05 11:3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1737509941195827.jpg

  【说古道今】

  褚裒(póu),字季野,东晋名士。《晋书•褚裒传》称:“裒少有简贵之风,与京兆杜乂(yì)俱有盛名,冠于中兴。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谢安亦雅重之,恒云:‘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褚裒年轻的时候就有一种简傲高贵的气度, 和京兆人杜乂都负有盛名,在东晋由衰而盛时期冠绝一时。功名显赫的谯国人桓彝看见他时说:“褚裒有皮里春秋。”说他口头上虽然不作评论,但是心里却是非分明。有“江左风流宰相”之称的谢安也素来推重他,常常说:“褚裒虽然不说话,但一年四季的气象全都具备了。”

  孔子修《春秋》,自含褒贬。所以“春秋”一词,也暗含褒贬之意,故有“春秋笔法”之说。“皮里春秋”,意思是对人对事心中有评论,但不说出来。因晋简文帝司马昱之母郑太后名叫阿春,晋人为避其讳,所以改“春”为“阳”,“皮里春秋”也变成了“皮里阳秋”。

  《世说新语》:“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桓茂伦,即桓彝,茂伦是其字。裁中,即心中有判断、有观点。后来,人们即以“皮里阳秋”为典,谓藏在心里而不说出来的观点,或用来形容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褒贬分明。其重点在于“心里有”,而不在于“嘴上无”;在于“不说出来”,而不在于“说不出来”。

  在“不说”的问题上,也可以看一个人的性格和品格。有的人沉默是金,心里啥都清楚,就是不说出来;有的人出于谨慎,宁肯不说话,也不想说错话;有的人过于讲究,这个不知道说啥才好,那个不知道咋说才好;有的人明哲保身,说张三不好害怕得罪了张三,说张三好害怕得罪了李四。当然,如果哼哼哈哈以装成熟,绕来绕去而装深沉,那就不如不说。

  “皮里阳秋”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一种拒绝表达的方式。可以含蓄委婉,但一定不能混淆是非;可以迂回曲折,但一定要爱憎分明。

  (尚之)

  【草木清芬】

_0OB3737.jpg

_DSC8086.jpg

  名称:草莓

  分布: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简介:草莓,多年生草本。花期4-5月,果期6-7月。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果皇后”,除鲜食外,还可以做成各种加工制品,如速冻草莓、草莓酱、罐头、果汁、果酒等。可药用,有清凉止渴、健胃消食等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