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信访监督促进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监督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福建省大田县纪委监委践行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开展信访举报“强基促稳”专项行动为抓手,及时发现、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压实工作责任。注重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建立健全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的全链条责任机制,将积案化解纳入乡镇党委年度考核内容,推行挂牌督办制度,分析问题症结,对症施策促进长效治理。联合司法、信访等部门全面梳理信访问题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工具包”,加强会商研判,根据不同诉求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化解方案和化解操作指引,讲政策、释纪法、解疑惑,确保信访积案有效化解。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建立“纪委书记接访日”“带信下访周”“板凳会”等机制,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群众诉求,惩治“蝇贪蚁腐”,查改治一体贯通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注重贯通协同。明确信访监督治理难点,采取一积案一小组一策略的方式,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建立领导包案、专班攻坚的责任体系,明确包案领导、责任科室、属地乡镇三级责任人,责任具体到人,落实到具体事,以责任闭环破解信访积案。明确清单化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手段,对全县18个乡镇、266个行政村信访问题实行“月排查、季分析、年评估”,开展基层信访滚动排查与动态管理,细化初信初访、重复举报等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分类建账造册,建立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整合监督力量,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整合6个纪检监察室、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18个乡镇纪委力量,综合运用提级办理、复查复核、联合会审、现场会商等方式,对疑难信访件逐项对照,分步循序推进,综合把关、研讨对策,对核查不到位的退回重办,对反馈不到位的及时跟踪督促。
织密监督网络。创新监督方式,坚持开门接访、全员接访、带信下访、入户走访常态化制度化,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加强预警纠治,对行业领域存在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提高基层监督质效,推动解决基层信访难题。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设置村级监督联络站,聘请监督信息员,实时监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招标等风险点,找准办信办访难点堵点,拓展系统整治覆盖面,推动监督触角向“神经末梢”延伸,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规依纪依法把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合理诉求解决好,让监督更加聚焦、精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童作光 作者系福建省大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 2025-04-11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公开发表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等言论
- 2025-04-03做实做细信访举报工作
- 2025-04-02准确认定以集体研究为名滥用职权行为
- 2025-04-02纪法百科 | 生活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