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烟云供养 | 谁不愿意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呢

2025-04-17 17:2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说古道今】

  陈继儒《妮古录》卷三:“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黄大痴,即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黄公望,号大痴、大痴道人,“元四家”之一,擅画山水,他的水墨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米友仁,即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的长子,晚号懒拙老人,亦擅画山水,尤以表现雨后烟雨濛濛、变幻空灵之境见长,世称“米氏云山”。黄公望和米友仁都是著名画家,都以擅画山水名于后世,而且都长寿。黄公望,实际活至八十五岁;米友仁,实际活至七十九岁。在古代,这就算是高寿了。如此高寿而能无疾而终,陈继儒认为是“画中烟云供养”之故。

  烟云,即山水风景。供养,即陶冶滋养。“画中烟云供养”的原意是,黄公望和米友仁之所以貌如童颜,神明不衰,是因为其山水画中烟雨濛濛、薄雾缭绕的意境滋养了他们。后世即以“烟云供养”为典,喻美好的自然环境,可以舒畅人的心情,抚慰人的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自然环境好的地方称作“养生之地”的原因。钱大昕《梁山舟前辈八十》诗:“占得西湖第一峰,烟云供养几千重。门悬曼硕山舟字,人识坡公笠屐容。”

  人在自然之中,人与自然不可分离,人也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辛弃疾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在辛弃疾心目中,自然与人甚至还能互动呢?你对山水有情,山水也对你有情;你喜欢山水,山水也喜欢你。所以,李白诗《独坐敬亭山》有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

  文人墨客喜欢在书房里挂“烟云供养”四个字,更多的人喜欢在客厅里挂一幅山水画,大概有把室外山水引进室内的意思,也有以山水悦目、以山水怡情的意思。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谁不愿意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呢?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野豇豆 

  分布:陇南

  简介:野豇豆,多年生攀援或蔓生草本。花果期7-10月。根及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