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成器:用交叉学科范式 助力科研发展
岁末年初,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华网将联合推出《小家大事-北京科学榜样》跨年系列,带我们共同走近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伊成器。
人物名片:伊成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今年8月,我们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见到了伊成器。
他大踏步朝我们走来,比照片中更为清瘦,表达干脆利落但又带着一丝松弛感。第一印象,伊成器,足够自洽。
采访中,我们发现,这种自洽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术科研对他的给养。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研究员,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伊成器在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上,成果众多,我们也好奇,是什么契机,让他在化学之外又选择生命科学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利用交叉学科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伊成器的交叉学科研究之路,始于2005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期间。伊成器在华人化学生物学家何川老师课题组做实验,研究核酸去甲基化酶机制时,发现运用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手段,只能解析核酸去甲基化酶的蛋白结构,无法完整解析去甲基化酶底物和蛋白质的复合物结构。“我们在不断摸索后,还是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于是就想到采用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研究,将化学与生物学进行联合,通过路径创新,开发了化学生物学的新技术,从而成功解析了这个结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交叉学科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采用交叉学科,可以解决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化学领域有很好的工具、技术,缺憾的是运用这些技术的场景较少;反观生命科学,很多重要的问题却由于缺乏创新的工具和渠道,一直以来悬而未决。采用交叉研究这一范式,可以把化学和生命科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工具和问题匹配。”
伊成器加入北京大学后,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始假尿嘧啶的研究工作,然而,他所负责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就遭遇了挫折。“当时,我们团队和国外的几个课题组都在独立地开展对假尿嘧啶的工作,国外的两个课题组比我们更早报道了他们科学上的成果,当时压力非常大,但是我和团队成员都没有放弃,迎难而上,深入分析,比较异同,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划定技术路径上的不同,最终找到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相关成果也得以发表,也获得了学界的好评。”对伊成器及其团队而言,“以我为主,发挥特色”的交叉学科研究,是他们能够取得相关成果的关键。
教研相长奖掖后学让人才涌现
在芝加哥大学学成后,伊成器选择回国投身科研与教育事业。2011年12月,伊成器加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方面组建自己的实验室继续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承担学院教学任务。2017年,伊成器提前通过了学校举行的国际评审,成为长聘副教授;2019年初又升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正教授。
在平衡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这一问题上,伊成器认为,“教研是相长的。科研可以促进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实验室的前沿内容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动态学科边界,拓展其知识边界,助力其学习版图与学界发展研究保持一致;教学也可以极大地辅助科学研究。学生们的回答有时候虽然看来简单,但是他们可以敏锐地意识到学科本质,帮我们拾起一些被忽略的深刻的问题,启发老师去思考,是否需要对学科内的重大问题进行再次认识。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启发往往能够给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意外的结果。”
“在当下的学术环境与学科发展背景下,我们要培养人才,需要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营造这种氛围。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同学们在交叉学科领域持续、深入探索研究,逐渐给他们搭建起跨学科的理念和背景。在科研上,也应当鼓励同学们追求卓越,做有难点、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去挑战极限的科研逻辑和思维,着重锚定那些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问题和领域内的‘卡脖子’问题”伊成器说。目前,从伊成器课题组学成毕业的博士们继续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持续为科学发展注入活力。
伊成器及其团队(伊成器:第一排左一)
很多自然现象不分边界,单一学科可能无法解答
信息化、全球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大背景下,化学和生命科学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伊成器认为,得益于近年来国家的导向和布局,交叉学科的底层框架正在日趋完善,项目布局日益多样,交叉学科研究是趋势所向。
“很多的自然现象不分边界,单一学科可能无法解决相关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思维、工具、手段去探索。未来,仅仅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并不够,我期望有一个大学科的交叉发展,可以将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学和物理等进行命题设计与交叉研究,丰富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交叉学科体系。”
“除了关注需求导向之外,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科学,就像是房子的地基和柱子,它起到的是持续性地支撑作用。虽然基础学科在应用转换上较慢,但是我们要允许这样的漫长的研究持续。只有基础研究做好了,才能积累足够的原创自主知识产权,才可以用原创的知识、能力、平台,去生产有价值的、新创造性的底层‘源’技术。基础科学永不过时”伊成器肯定地说。(李氏琼)
- 2023-12-27智汇科普·科普中国智库专家访谈丨龚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普创新发展
- 2023-12-25一生就做一件事,何用浮名绊此身——纪念朱光亚诞辰99周年
- 2023-12-25从“开拓者”到“守望者”——院士高雄厚走出中国炼化自主创新转型之路
- 2023-12-12科技青年说丨邱宇:在科研过程中感悟“数学真谛”